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帮、端、心母在广西汉语方言中的特殊音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帮、端、心母在广西汉语方言中分别读b、d、,是底层语言古越语影响的结果。而古帮母由b变mp,古端母由d变nt或l,古心母由变f,是“省力”原则在广西汉语方言语音发展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宋威 《科技信息》2011,(20):169
众所周知,中国是日本的文化母国。公元二世纪起(中国东汉时期),日本大规模地从中国接受了语言、文字并逐渐发展成有别于中国语言、文字的大和语言。尽管在音韵法则等方面迥别于汉语,但其基础单词的词义还保持着某种共性,如中日同形类义语、中日同形同义语等就是明证。若再对中国古汉语和现代日语进行仔细观察,我们又不难发现,在现代日语中依旧能够找到古汉语的"影子"。  相似文献   
3.
吴晓丽 《科技资讯》2007,(20):238-238
单词记忆对英语学习者来说非常吃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引导学生进行音读识记、构词法扩展、语法应用三步法记忆单词。  相似文献   
4.
在山田孝雄等一代学者的奠基下,日本学界对“汉字音读词”词汇进行了大量细致入微的研究,尤其是结合实证研究,进行了开拓性探索.从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到日本学界对“汉字音读词”的研究历程以及“汉字音读词”词汇研究的倾向.探讨日本学界对“汉字音读词”研究的整体规律特点,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诵读是古诗词的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雨霖铃》的教学为例,阐述了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三读法”。  相似文献   
6.
汉语词“吐蕃”的注音历来有分歧。文章探讨吐蕃一词的起源,认为“吐蕃”并非吐蕃政权或族群的自称,而是他称;吐蕃作为他称应先产生于突厥并后传于吐谷浑,吐谷浑人引导吐蕃使者通使唐朝的话,其所介绍的吐蕃名称应是“音自于突厥”。结合“吐蕃”一词在唐代的音韵表现和敦煌出土吐蕃时期汉藏文对音材料,分析“吐蕃”一词起源时“蕃”的本真音读为重唇音声母和-n韵尾韵母,不可能读为bō,主张按“追史从古”原则给“吐蕃”注音。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孟子集注》注音的探源与分析发现,善格物致知的理学大师朱熹对前人的注音成果并非全盘照搬,在以《孟子音义》为蓝本的基础上,广采众说,对于《群经音辨》《孟子张氏音义》《孟子丁氏手音》《说文解字》《孟子陆氏注》等书的音读是择善而从。  相似文献   
8.
刘大庆 《科技信息》2010,(15):208-208,217
"心"在现代日语中是常用词,读音分音读和训读。训读"こころ"词义比较固定,表达的是"喜怒哀楽などの感情が宿るところ",或者是"人間の道徳心",还构成多种复合词。音读"しん"大多构成名词,其中医学用语最多,也有部分佛教用语。由"心"构成的词汇和惯用语很多,比较难掌握,但又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10.
日语汉字     
黄鹤鹤 《科技信息》2011,(8):I0151-I0151
现在日本语言口音中80%左右是汉语的变音,汉字在日语的表记文字中占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汉字的历史,读音及常用汉字出现的频度和数量进行系统性地分析,使人们对日语汉字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