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4篇
系统科学   59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26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瑞利判据,具体计算了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光栅衍射、国孔衍射的合成强度的光强关系。  相似文献   
2.
体系价值论     
本文从另一个角度,通过对人类解放作为社会组织体系总目标,对组织体系总体的作用分析,提出价值加速度的概念,提出矛盾结点控制来控制矛盾的进程,从而取得最大的价值加速度。从人类解放的角度来建立合适的民主,保证主干组织体系的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3.
从两个未耦合的Morse振子出发,首先研究了两个动能耦合的Morse振子系统局域模区域内的分岔结构.发现对弱耦合参数δ,相空间中局域模谐振nm共存与系统能量ε通过不等式 √1/1-ε≥n/m≥√1- ε相关联.同时报导了对称伸缩本征模的分岔现象与能量及耦合常数的关系.在弱耦合参数δ下,在非常低的能量区域内,对称伸缩经历一个pitch-fork分岔.随后,局域模随能量的增加逐渐形成.对中等高能量ε,对称伸缩本征征模在耦合参数范围[-1,0]内由不稳定到稳定到不稳定等交替变化.  相似文献   
4.
讨论参数λ<0时非线性系统xn+1=λxn(1-xn)的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简化的激光方程出发,引入周期调制,建立-理论模型。数值计算表明,在某一参数范围内,发现方程中存在倍周期分周序列至混沌,理论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研究|x|在扩展的Chebyshev结点的有理插值,得到逼近阶为O(1/(nln n)).通过数值计算发现相同逼近阶的误差与结点的密集度、结点所在曲线的凹凸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3][4]中求解线性规划鞍点法的思想,将所谓“鞍面法”的迭代公式进行简化,并指出修正后的算法实际上是一个总体线性收敛的鞍点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离散时间细胞神经网络(DTCNN)中的分岔和混沌,DTCNN中的细胞与连续时间CNN中的细胞相似,具有局部耦合,其输出方程是罗切斯蒂方程。分别讨论了2种结构(有边界和无边界)的DTCNN的混沌特性,DTCNN的混沌与全局耦合系统一的混沌相似,但由于其局部耦合的结构,其混沌与后者有所不同。提出了有关分岔与混沌的一些有兴趣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树的应用是数据结构的一个重点内容,而二叉排序树结点删除算法是树的应用的难点内容。二又排序树是指二叉树中任一结点,如有左子树,则左子树各结点的数据城必须小于该结点的数据域;如有右子树,则其右子树备结点的数据域必须不小于该结点的数据域。其特点是对该树进行一次中序遍历,打印出各结点的数据域值,可得到一个非递减序列,所以也可以看作是排序算法的一种。如果要求删除二又排序树的某一个结点,删除之后的树依然是二叉排序树,称为二叉排序树结点的删除。二叉排序树结点删除的算法,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根据被删除是否二叉排序树…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利用脉冲控制法对高维离散神经元系统和非自治的细胞神经网络进行控制,并通过数值仿真实验证实用很小的外部激励就能控制住混沌。该混沌控制方法对于非线性混沌系统的控制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且广泛适用于多种动力学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