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6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灵长类酪氨酸酶基因外显子1序列进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合成当中的关键酶,酪氨酸酶基因的突变将导致白化病,测定了黑猩猩,倭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食蟹猴、猴猴9个灵长类中代表物种的酪氨酸酶基因外显子1的DNA序列。  相似文献   
2.
滇金丝猴生境破碎化研究中的遥感影像预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遥感技术进行滇金丝猴的生境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就课题“滇金丝猴生境破碎化及其恢复策略的研究”中进行的前期工作——遥感影像预处理的内容、工作平台、遥感影像和地理信息概况、遥感影像实验样区的选择和切割提取和多光谱信息的统计分析及波段选取等进行论述并作分析总结,为后续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实验动物无论对阐明发病机制还是对基于机制的新药研发和评价都不可缺少。但任何实验动物都不可能与人完全一样。因此,从动物实验结果外推到人的可信度(临床预见性)在某种程度上要取决于实验动物与人的相似度,即“类人性”。资料显示,在啮齿类动物实验有效的药物最终仅有5%左右能用于临床,主要原因在于啮齿类动物与人在遗传,生理生化及代谢等方面差异都很大。而非人灵长类由于其与人类遗传和生理上的高度相似性,是人类健康与疾病研究的理想,甚至是不可替代的模型动物。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探索》2014,(2):9-9
正人类祖先的高品质视力演化是不是由蛇的威胁所推动的?科学家最近发现,猕猴大脑中的特异神经细胞会对蛇的图像做出反应。由于灵长类是高度社会性的动物,因此这一发现令科学家诧异。他们由此推测,蛇对灵长类的演化造成了很强的选择性压力。现代哺  相似文献   
5.
《广西科学院学报》2012,28(2):143-143
量子点通常用于生物医药研究中的成像和传感,但是由于其中一些组分含有重金属,量子点的毒性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最近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上的一项初步研究显示,在科学家将含有重金属的量子点注入一些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内后,实验动物虽然未出现急性中毒反应,但是化学分析显示,  相似文献   
6.
我们大家都知道,同种动物之间,特别是社会性动物之间是可以成为朋友的,比如鸟类、灵长类等;另外,人和其他动物之间也是可以成为朋友的,甚至彼此可以结下深厚的友谊。那么,不同种类的动物之间是否也可以成为朋友呢?搜索一下我们的记忆,这样的事情似乎没有见过。  相似文献   
7.
microRNAs(miRNAs)是长约22nt的非编码RNA,它可通过降解mRNA或抑制其翻译来调控基因。本文简要介绍了miRNAs的研究背景,阐述了通过比较近缘物种中非保守的miRNA基因来研究miRNAs分子进化的理由。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miRNA基因会受到达尔文正选择的影响,发生快速的进化。这一结果将为我们了解非蛋白编码基因的功能与进化提供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9.
灵长类等TATA框折叠结构特征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能动对灵长类,啮齿类,无脊椎类三个物种各40个基因部分启动子系列的折叠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物种基因的TATA框在折叠结构中所表现的茎环结构特征的分布频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范宗理 《自然杂志》2005,27(6):356-356
法国植物分子生物学家沃伊内特等人,在2005年4月22日的Science杂志上,介绍了一种可抑制灵长类还原病毒复制的microRNA.它是人类细胞中数百种不同microRNA的一员,所抑制的病毒属HIV家族.据推测,哺乳动物的其他microRNA,可能也具备这种抗病毒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