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对青梅腌制技术作出了新的改进,达到果品制成率高,合格率高,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青梅茎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硅胶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和纯化,从青梅(Vatica mangachpoi Blanco)茎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理化数据对照和波谱分析,确定它们分别为岩白菜素(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β-谷甾醇(3)、β-胡萝卜甙(4)和熊果酸(5)。其中化合物(2)、(4)和(5)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梅核仁中苦杏仁甙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强  张兰  边归国 《海峡科学》2007,(6):112-113
建立了青梅核仁样品中的苦杏仁甙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石油醚脱脂,以甲醇进行索氏提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二级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在反相C18色谱柱,15%的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为215 nm,柱温为30 ℃的色谱条件下,测得青梅核仁样品中的苦杏仁甙的含量为2.08%,RSD为1.6%(n=5),加标回收率为98.8%.  相似文献   
4.
对人工林青梅木材进行了离析.通过观测,得到如下结果:木纤维长度在树木幼期随离髓距离(生长轮数)的增加而增加,并随离地高度的增加先增加,达到最大后下降.全株纤维长度范围240μm~1 600μm,平均长773.3μm.  相似文献   
5.
《杭州科技》2010,(1):8-9
<正>想编一期有关传感网、物联网应用的专辑。《杭州科技》作为一份市级科技类刊物,应该在学术交流与科学普及之间,及时地跟踪并反映科技动态和发展趋势。因此,组织本地的一些专家与企业家,围绕这个热门话题,各抒己见,编者也原汁原味  相似文献   
6.
微乳层析分离鉴定青梅提取物中的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一种新的青梅中黄酮类组分微乳薄膜色谱分离鉴定方法.以10%的甲酸调酸、含水量为70%的十二炕基硫酸钠一正丁醇一正庚烷一水微乳液为展开剂,以芦丁为对照样,利用聚酰胺薄膜层析色谱法使青梅黄酮化合物完全分离.分离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组分分离得到5个斑点,氯仿组分分离得到4个斑点,石油醚组分和环己炕组分各分离得到1个斑点.与用正丁醇一乙酸一水为展开剂的常规层析方法相比,微乳薄膜层析法的检测灵敏度更高,分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青梅种群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海南岛热带雨林优势种群青梅是海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正常成熟种群。它在系统内各个层次和各体积级中都具有相当数量的个体,显示出种群在系统内的优势地位。种群在系统内的水平分布格局,主要表现为集群分布,但在水湿条件较好的生境下,其集聚程度较弱,较干旱条件下,其集聚程度较强;在同一生境中,幼龄种群集聚程度很强,老龄种群集聚程度较弱。青梅种群个体地上部营养器官的微量元素化学成分含量大小顺序与土壤对这些元素含量的大小顺序基本一致,即Fe>Zn(Pb)>Pb(Zn)>Ni>Cr>Cu>Mo>Cd>Hg>As。其常量元素(N、P,K、Ca、Mg)含量以叶片最高。而青梅叶片的N、P、K元素含量又普遍高于中国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森林某些主要优势种叶片对这些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周蓉芬 《宁波师院学报》1996,14(2):70-73,43
本文介绍低温真空浓缩制备浓缩青梅汁的工艺流程、技术要点及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9.
明治27年到28年,是樋口一叶创作的高峰期。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她曾被迫放弃写作而经营小生意,这段生活经历成为她的作品走向另一个高度和广度的基础,她的现实主义精神有了更深刻和广泛的的含义。从后期作品《大年夜》、《浊流》、《十三夜》、《青梅竹马》和部分日记中能够清楚地看到,一叶作为一个女性作家,从女性的视角出发,以冷静和客观的态度观察并表现现实世界。浪漫主义情调和现实主义灵魂在她的作品中和谐地融为一体,风格自成一派。  相似文献   
10.
青梅腌制过程中主要成分和有机酸谱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青梅腌制过程中盐分、总酸、还原糖等主要成分的检测,以及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腌制过程中青梅果肉与腌制液中主要有机酸的定量分析,了解青梅腌制过程中主要成分和有机酸谱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青梅腌制过程中,盐分不断向青梅组织中渗透,而青梅中水分、糖、酸等成分不断向外渗透,直至动态平衡.在每吨鲜梅一次性加入300 kg食盐进行腌制时,在腌制的第20 d左右盐分、总酸、还原糖在果肉与腌制液中基本趋于平衡,此时果肉w(盐分)为24.42%、w(总酸)为5.18%、w(总还原糖)为5.31%;腌制液中相应参数分别为27.06%,4.91%和4.79%.HPLC分析发现,青梅中的主要有机酸为柠檬酸,其次是苹果酸和草酸,还含少量的酒石酸、乳酸、乙酸和琥珀酸,在腌制过程中各有机酸的含量变化与总酸变化有一定的误差.在腌制过程中,青梅中的主要有机酸种类比较稳定,可以作为后续加工产品的质量控制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