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8篇
系统科学   26篇
丛书文集   52篇
教育与普及   44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2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生物技术渐入佳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摘登了来自全球的几个案例分析,展示了生物技术是如何能够得到应用以应对贫穷和饥饿的——。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胺碘酮对持续性房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均采用口服给药 ,疗程一般不超过2周 ,服药期间停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 ,在复律前或期间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与并发症。结果 :36例持续性房颤病人中 2 4例转为窦性心律 ,转复率达 66.6% ,且二周内转复率最高。不良反应情况 :消化道症状 7例、过性头昏 3例、光感性皮炎 1例、角膜色素沉着 2例、Q- T间期延长 6例、诱发室速导致室颤死亡 1例。结论 :本组资料显示及胺碘酮对持续性房颤虽有较好疗效 ,但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从疗效及安全性上看 ,仍不能与电转复相比。  相似文献   
4.
单航片数字转绘在土地详查系统中的应用及其精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详查系统是将来建立国土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建立该系统的关键之一是实现调绘航片的数字转绘,本文通过分析单航片数字转绘的精度,从理论上阐明了以数字转绘代替仪器纠正实现土地详查内业自动化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计量认证转版是每个认证实验室都要进行的内容,依据评审准则是一致的,但过程各有不同,我站在转版工作中有几点内容值得一起来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一个自然现象,实验导出两个新的物理基本公式,并论述了其公式的部分应用。  相似文献   
7.
转子系统油膜失稳故障的振动实验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单跨转子实验台上对油膜失稳故障(油膜涡动和油膜振荡)进行实验,分别对发生油膜失稳的转子稳定运行过程和转子升降速过程进行了振动测试·在油膜振荡期间,转子振动的时域波形呈现复杂的多周期性特点,轴心轨迹为扩散的不规则曲线,功率谱与全息谱表现出明显的分频(0 44倍频)特征·转子升降速过程的时频域分析揭示了转子油膜由涡动到振荡的发生发展过程·实验与分析的结果对研究转子油膜失稳故障现象、实现旋转机械的状态监测与预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生焦反应焦化炉给热及生焦反应给热比的概念 ,在确保焦化炉管不发生严重结焦的条件下 ,研究了焦化炉注气及炉出口温度的优化方法 ,以提高生焦反应焦化炉给热及延迟焦化装置液体收率。利用过程模拟软件 ,分别对单面辐射及双面辐射焦化炉进行了管内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 ,注气比维持在 1% ,炉出口温度由 4 90℃到 5 0 5℃时 ,每升高 5℃ ,生焦反应焦化炉给热增加 4 5~ 5 9kJ/kg ;炉出口温度维持在 5 0 5℃ ,注气比由 3%至 1%每降低 0 .5个百分点 ,生焦反应焦化炉给热增加 2 0~ 32kJ/kg。采用调整注气比和炉出口温度优化同时操作的方案 ,其效果优于仅控制炉出口温度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口服转胸腺素α1基因聚球藻对小鼠T细胞亚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口服后转胸腺α1(Tα1)基因聚球藻对T细胞亚群的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野生藻组、转化藻(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组和日达仙组,用灌服的方式,给予空白对照组20mL·kg~(-1)的生理盐水,野生藻组0.4g·kg~(-1)的野生聚球藻;转化藻小、中、大剂量组,分别0.2g·kg~(-1)、0.4g·kg~(-1)和0.6g·kg~(-1)的转Tα1基因聚球藻;日达仙组则肌注给予3.2mg·kg~(-1)的胸腺素α1(日达仙)。结果表明转Tα1基因藻口服后可显著提高CD3亚群水平,显著提高CD4亚群水平,明显提高CD4/CD8的比值。提示转Tα1基因聚球藻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集总质量法、梁单元法和有限元法3种数值方法研究轴承-转子系统动态特性。数值结果表明,有限元法能够高精度地分析系统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为轴承-转子系统提供了设计依据并为油膜力、电磁力支承的轴承-转子系统奠定了理论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