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将姚莹对“陶、谢”、鲍照、“任、沈”等六朝诗人评价的三首绝句作了一点解说,特别是围绕一些关键性词语做了一点考察,可以看出姚氏对这几位诗人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持平与公允的,从而帮助初学者对姚氏论诗绝句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从更广义的"文武合一"和"斌心雕龙"的视角,来分析陆游的心态及其诗文、趣味故事和文化典故的《入蜀记》游记、《老学庵笔记》,以及《南唐书》等著作,并将其放在测量"大诗人"的总成就和"多样性"的"多维立体球"里加以比较。并借助计算机检索对陆游近万首诗,作初步统计学的分析,以帮助了解陆游诗里的"幽默感"和忧伤感等较明显的感性倾向,他与陶渊明、杜甫、白居易、苏轼等大诗人有何显著的异同。最后,借用刘勰《文心雕龙》里"养气篇"和"程器篇"的观点,来探讨陆游在文学创作上的动力来源,及"放翁"在晚年进退行止上所遭受到的非议,略述不同于前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再整理和再分析,对周公旦和召公奭的关系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在周初情势危急时,周公曾一度受召公怀疑,周公因此作《君奭》说服了召公。从此,二人合作共事,互相支持,再不见有矛盾抵牾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20年代,约有数百方三体石经残石先后在洛阳附近出土,由于当时国运多舛,多数残石出土后并没有得到妥善保存,有的甚至流落海外,至今下落不明.所以孙海波<魏三字石经集录>一书中所收部分拓本的真实性曾一度受到质疑.如商承祚先生便曾撰文指称<君奭>、<多方>残石为伪刻.实际上,被商承祚先生斥为伪刻的<君奭>、<多方>残石与其他残石所刻的<尚书>文字相比,结构、用笔、字体风格并无二致,许多字甚至是出于同一人的手笔.因此,被商承祚先生斥为伪刻的<君奭>、<多方>残石其实不伪.  相似文献   
5.
范学亮 《晋中学院学报》2007,24(4):17-19,57
"文心"是"为文之用心","为文之用心"何?要"心哉美矣",它是对创作主体的道德修养与境界的首要的要求,是"形而上"的"道"的问题,因此放在书名之首;"雕龙"是对创作主体的创作方法技巧(包括辞采的运用)的要求,是"形而下"的"器"与"技"的问题,因此放在书名之后。也就是说,"文心"与"雕龙"都是就创作主体而言的,都是对创作主体的要求。从内涵上来说,"文心"与"雕龙"是一重一轻一先一后又密不可分的从属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