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新建厦门——深圳铁路潮汕至新深圳段尧典特大桥通过隐伏岩溶地段,地质复杂,岩溶发育。该桥全长1797.12m,共布墩台数55个,有46个墩台揭露溶(土)洞,现将钻孔揭示的溶洞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分析,进一步阐述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与隐伏岩溶的关联性,初步探讨桥位区段隐伏岩溶发育的形态及其成因和一般规律,对隐伏岩溶的工程处理措施提供某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叙述了活性炭法的基本原理,并且讨论了该方法在川北砂岩地区勘查深部铀矿和探测隐伏断裂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1996年任楼煤矿首采面曾因隐伏导水陷落柱突水,引发淹井灾害,造成3.5亿元的重大经济损失。治水复矿后,1999年又在7218工作面机巷迎头出现淋水,初始水量不大,但依据水温、水质快速判识突水通道是隐伏导水陷落柱,运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综合探查方法确定了陷落柱位置,为地面布孔注浆彻底封堵陷落柱提供了保证,避免了一次重大突水淹井事故。  相似文献   
4.
5.
针对有色及贵金属隐伏矿床勘查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目标,对其建设进行探索研究。提出工程中心的建设应坚持研发特色,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应以产-学-研基地建设为纽带,带动成果的工程转化与推广应用;应以灵活的人才流动体制与人才培养机制,以及科学的信息化项目管理与评价制度确保工程中心高效运行;应以多元化融资,改善中心软硬件环境,以此全面带动工程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对比已知矿床综合找矿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地质草测、地面伽玛能谱测量、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槽探和激电测深等方法对乌拉嘎金矿外围柳树河矿化区进行隐伏金矿体预测,并实施了工程查证,两井两孔双双见矿,最高品位54.6×10-6,共获得黄金资源量2.13t。证明了所实施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并为矿区外围的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泌阳断陷沉积了巨厚的老第三系稳定的湖相水下沉积,深凹区是主要的生油区,地层极平缓。核桃园组以页岩、白云岩及砂岩薄互层为主,储层的孔渗性变差。该文在研究泌阳断陷深凹区区域构造背景和油气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对老第三系内隐伏断层进行了研究,指出油气勘探有利地区和提出建议井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蔚县煤田的两个子区的卫星遥感图象的多种方案数字图象处理结果的分析、解译和野外验证,不仅对煤田区内已查明的地质构造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而且还发现了几条断裂构造,尤其是确定了隐伏于第四系之下的壶流河断层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根据罗浮山的地质构适条件、岩性特征及热异常现象,分析推论罗浮山存在隐伏地热资源,并提出找矿靶区,为罗浮山的地热资源勘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综采工作面的准备和回采过程中,小褶曲是可能存在隐伏断层的征兆。利用空间解析几何方法,对小型褶曲构造进行观测研究,认为对煤层产状的变化进行观测,可以较早地发现隐伏断层影响范围内的产状异常,较准确地预测采掘前方可能存在的隐伏断层,使井下钻探或物探探测断层的工作得以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并缩短了探测距离。经在绿水洞煤矿实际应用,这一预测方法得到了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