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Sn(Sn[1])和二元Sn合金(Sn[2])制成心电电极。实验表明:选用同一种电极胶,后者的模拟除颤恢复性能优于前者,这主要是因为后者是两相组织,微电池作用大,电极表面的腐蚀程度大。改变电极胶的pH值,pH值越小,腐蚀程度越大,模拟除颤恢复性能越好。因此,降低电极胶的pH值有利于改善Sn基心电电极的模拟除颤恢复性能。  相似文献   
2.
过速型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短时非线性心率变异性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室速和室颤)是心脏猝死的一个主要诱因, 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在体内置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心脏复律除颤器能够准确、有效地捕捉到患者心律失常事件的发作并及时发放电击指令. 本文采用两种基于熵的非线性复杂度测度——近似熵和样本熵, 以及两种线性测度——平均RR间期(心电图相邻R波之间的时间间隔)和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 分析了78名患者体内心脏复律除颤器中存储的135个室速或室颤事件刚刚发生前的一段RR间隔片段, 并与来自同样患者的没有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时(通常为窦性节律)记录到的RR间隔序列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过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前患者心跳会出现明显的加快现象, 并且其心率变异性信号的近似熵和样本熵值均明显减小. 室速或室颤事件发作前的一段时间内, 患者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张力增加, 而其心率变异性信号的复杂度却降低了, 表明心脏病患者过速型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自然发作并不是突发现象, 而是在发作前的一段时间内就已经有了某种先兆. 为了获得更好地识别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能力, 单独分析了矢量匹配容差对两种算法性能的影响, 从而确定了最佳的容差取值范围. 因此, 近似熵和样本熵测度有可能成为心脏复律除颤器中短时预测恶性过速型心律失常事件的有效的非线性参数.  相似文献   
3.
针对心肌细胞膜电位振荡的早期后除极(EAD)诱发的湍流,提出了恒定电场和周期电场两种湍流消除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了比较。基于LR91单细胞模型构建了一块包含400×400个细胞格点的二维组织,并通过将K+电流门控变量时常数和Ca2+电流最大电导分别增大4和2倍的方法在组织中心设置了一块由20×20个格点构成的具有EAD特征的区域。利用垂直场法诱导螺旋波斑图,并在EAD的作用下碎裂出现湍流即室颤。通过在反应扩散方程中引入电场项建立除颤模型,并引入膜电位的全局偏导数判别湍流的抑制效果。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恒定电场法抑制湍流的时间小于50ms,周期场法需历时200ms,但两种方法电场的实际作用时间无显著差异;尽管周期场法产生的总热能是恒定电场法的2.3倍,但周期场法一个周期产生的热能仅为恒定电场法的一半。因此,恒定电场法具有消除湍流快、总热能低的特点,但周期场法由于电场断续式地施加,更有利于减小热的持续积累对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兔离体心脏用Langendorf方法灌流,500ms周长起搏。通过两只方形钢板电极对每只心脏平均施加(84±11)个电震强度(SS)和偶联间期(CI)随机组合的双相电震。心脏对电震的反应用单相动作电位(MAP)来记录。易损区(AOV)由诱发室性纤颤(VF)的数据点组成,为SS和CI的二维函数。由易损性上下限(ULV,LLV)和易损区左右边界(LBV,RBV)4个点所限定的AOV是均一的。ULV和LLV发生的SS分别为(373±62)和(213±39)V;发生时间分别为(187±9)和(175±12)ms,p<0.01,这导致ULV的复极水平(84%±9%)比LLV(73%±7%)更完全(p<0.01)。易损区左右边界分别为(170±13)和(194±5)ms;且右边界的SS比左边界抬高了(64±51)V(p<0.01)。ULV发生时间较LLV的右移以及右边界比左边界SS的抬高导致双相电震AOV呈现向右倾斜。ULV发生时间较LLV的右移可能是其除颤高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