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浅谈太原地区石质荒山造林绿化的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太原地区石质荒山立地条件的分析,提出了适宜石质荒山造林的5项技术措施。即适树省水、整地蓄水、保根带水、选天时抓水、栽植保水。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山西省临县阳坡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对几种控制闸闸室方案、溢洪道布置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经水力模型试验验证,推荐方案能达到设计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马衔山两种不同生境沙棘根际微生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萌动早期,选取甘肃马衔山地区两种典型的生境,进行了沙棘根际微生物的分离、测数,并根据菌株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等,对根际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进行了初步鉴定.从两样地共得到细菌菌株47株,分属于12个属;放线菌菌株31株,分属于3个属;真菌菌株20株,分属于4个属.同一地区不同生境沙棘根际土壤中,林缘河滩沙棘灌丛沙棘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总数以及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均高于阳坡干旱草地;不同生境沙棘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种类组成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阳坡水库工程地质勘察所取得的资料,评析了该水库坝基工程地质情况。  相似文献   
5.
移植苗因其根系发达,造林成活率高,目前在造林绿化中应用最为广泛。从圃地的选择、品种的确定、苗木的定植及起苗、包装等方面介绍了移植苗培育各环节的技术要点,并论述了移植苗在提高石质山区干旱阳坡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确保造林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边坡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的边坡可以保障路基稳定、排水系统畅通、路面系统完好和道路的安全运营,防止公路边坡发生蠕动、滑坡、崩塌、剥落、塌陷等病害,对公路建设质量和安全运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边坡稳定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一直是公路建设、养护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关注的热点问题.本论述综合对比传统意义的各种防护技术,就阴阳坡效应对黄土边坡破坏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简要介绍了植物纤维坡面防护技术的施工方法及优点,并结合十天高速公路及兰永一级公路试验段修筑情况,对阴阳坡效应下的黄土边坡施工建设及生态保护通过试验对比后得出,植物纤维坡面防护较为理想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基于热棒的工作原理,结合唐古拉山冻土区的道砟填土路基,考虑热棒材料本身的高导热性、阴阳坡、冻土相变等因素,采用有限单元法计算分析热棒对填土路基的降温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第1年热棒运行结束后在路基阳坡下方形成直径大约为8.6 m、温度低于-0.5℃的低温区;右坡脚(阴坡)下形成直径大约为9.6 m、温度低于-0.5℃的低温区,并在低温区内热棒周围形成了温度低于-3℃的条形低温核;第3年路基下方靠近阴坡位置形成温度低于-0.8℃的低温区,热棒起到了很好的制冷效果,保证路基下伏冻土不融化,从而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路段的阴阳坡现象会引发路基及下伏冻土地基热状况不对称分布,影响长期稳定性.为此,基于实测坡面温度数据,开展不同年平均气温和路基高度条件下冻土路基地温场分布及演化规律的模拟.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3℃下阴坡冻结指数约为阳坡的2倍,融化指数约为阳坡的0.83倍.路基修筑后,阴坡一侧路基下部人为上限均有一定抬升.此后,在气候变暖及沥青路面强烈吸热效应作用下,路基左右路肩下部人为上限不断下降,其中高填方路基人为上限下降速率相对较快.阴阳坡效应作用下,东西路基下部人为冻土上限呈左高右低的趋势,下伏土体温度同样为左高右低.高填方路基下伏冻土层地温分布的不对称较同期的普通填方路基显著.  相似文献   
9.
临县阳坡水库大坝存在的问题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临县阳坡水库大坝的基本情况,针对水库大坝存在问题,分析了水库工程除险加固改造的必要性,提出了水库除险加固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0.
1、果园地的条件。选择质地疏松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或沙壤土,土层厚度60-100cm以上,通气排水良好及交通方便,有水利设施的平地或15度以下的山地阳坡、半阳坡、背风向阳,小气候条件较好的地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