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7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CR的故事     
潘震泽 《科学》2003,55(1):49-51
  相似文献   
2.
对细菌E.amylovora,E.herbicola和Pseudomonassyringae的DNA提纯,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发现引物B_5等可用以有效地鉴别E.amylovora.对E.amylovora细胞培养液直接稀释,加清洁剂处理后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据引物B_5测定,得到清晰而强烈的相同的DNA分子电泳光带,可有效反应测定500个细菌细胞;用引物B_5和B_6进一步测定细菌E.amylovora。E.herbicola和P.syringae,从E.herbicoda反应获得一个电泳光谱,从P.syringae获得3个泳谱;用引物B_5和B_7与细菌E.amylovora和P.syringae反应,从E.E.amylovora得到两条相同光带,从P.syringae反应获得了相似的带谱分布。  相似文献   
3.
<正>连接酶链反应(Ligase chain reaction,LCR)是在连接酶扩增反应(Ligase amplifi cation reacfion,LAR)或连接酶检测反应(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LDR)基础上,引入热稳定的连接酶而建立的新技术.LCR既可扩增,又可测定DNA异常,其特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预先不需对目的的DNA片段进行扩增;它对于已知突变类型的基因诊断是一个效而切实可行的方法尤其适合大样本的普查与筛选与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共同被并列为遗传病DNA诊断的两大技术  相似文献   
4.
作者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种较为灵敏、简便的方法检测环氧合酶COX 2 .先设计了一对针对COX 2的特异性引物 ,建立了以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Semi QuantitativeReverseTranscrip tionPCR ,SQRT PCR)方法检测COX 2的mRNA ,用该方法检测 7种结肠癌细胞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吲哚美辛 ,作用于其中一种细胞后的COX 2mRNA .实验结果显示 ,半定量RT PCR法可以灵敏、快速地反映COX 2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 ,为寻找新的COX 2选择性抑制剂和分析NSAIDs抗炎作用机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15年内,重组DNA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在分子水平上对特殊的基因作详细地研究。生物科学的许多领域如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所获得的成果都是巨大的,这些进展的取得是对一定量的物种主要是人、鼠、果蝇、酵母和大肠杆菌的基因结构作充分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α—珠蛋白基因的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多对引物的复合PCR技术,分别扩增α-珠蛋白基因族中α1和α2基因片段;参照β-珠蛋白基因PCR扩增产物量,判断α1和α2基因是否正常,是否为缺失的纯合子或杂合子,对α-地中海贫血症先征者家系基因型进行PCR分型诊断。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病原微生物鉴定方法通常很费时,昂贵并要求有相当技术水平的人操作。近十年来,为了诊断疾病及法医鉴定的需要,发展了核酸检测法。这种方法通过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及电泳分离可制出微克量的高质量DNA,而单一基因复制的顺序十分困难,全过程需要一周左右。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的出现解决了试管内测定极小量的核酸  相似文献   
8.
人肾癌TIL细胞抗原受体Vβ基因的优势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学义 《科学通报》1997,42(14):1552-1555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技术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对T细胞抗原受体谱(TCR reper- toire)的研究,已能够以此分析TCR α和β链编码基因V区和J区片段限制性取用(Re-stricted usage)的格局,确定抗原驱动下发生寡克隆扩增的T细胞及其特点,有可能为肿瘤特异性免疫干预开拓新的前景.有关尝试已在人体黑色素瘤、肝细胞癌中获得结果.由于T细胞识别的是抗原肽和MHC分子构成的复合物,以往的研究往往忽略了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供者的HLA背景,致使结果不一致.本研究采用qPCR技术分析人体肾细胞癌取用TCR Vβ格局的同时,测定肿瘤细胞表面HLA Ⅰ类抗原表达状况,并作HLA分型.现报告对3例患者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现已在医学工程、疾病诊断、遗传工程、考古学及法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该技术具有灵敏、特异、产量高、速操作简便和容易自动化等突出优点,因此,也被应用于食品检验.本文就PCR技术的原理及在食品卫生检验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新生儿黄疸患儿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关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3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进行HCMVDNA病毒检测,结果阳性14例,阳性率为1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