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唐代以前广西冶铜铸铜成就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战国时期,广西就有骆越人铸造青铜器的石范;著名的铜石岭遗址说明汉代广西有了大规 模炼铜业,罗泊湾汉墓出土的大量铜器,一方面说明广西与中原文化有着广泛的联系,另一方 面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铜器,也反映了当时南越国冶铜、铸铜的精湛技术;三国到隋代,广西俚 人、僚人大量铸造硕大的铜鼓,使青铜铸造技术达到一个高峰,并深刻地影响当时社会的发展. 大量史实说明唐代以前骆越人、乌浒人、俚人、僚人在开采铜矿、冶炼铜、铸造铜器方面都为中 华民族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3.
早在战国时期,广西就有骆越人铸造青铜器的石范,著名的铜石岭遗址说明了汉代广西有了大规模炼铜业,罗泊湾汉墓出土的大量铜器,一方面说明广西与中原文化有着广泛的联系,另一方面人有强烈地域特色的桐器,也反映了当时直越国冶铜,铸铜的精湛技术,三国到隋代,广西俚人,僚人大量铸造硕大的铜鼓,命名青铜铸造技术达到一个高峰,并深刻地影响当时社会的发展,大量史实说明唐代以前骆越人,乌浒人,俚人,僚人在开采铜矿,冶炼铜,铸造铜器方面都为中华民族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铸铜冷却壁的热态实验结果,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炉温、边缘接触压力对铸铜冷却壁热应力和热变形的影响.热态实验结果表明,铸铜冷却壁的冷却能力与轧制铜冷却壁相当,能够承受180 kW/m~2的热负荷,短时间内能承受250 kW/m~2的热负荷.热应力计算结果表明:铸铜冷却壁在高热负荷下不会产生疲劳裂纹.通过在杭钢2号高炉的工业测试说明铸铜冷却壁有很强的挂渣能力,且渣皮稳定.因此,铸铜冷却壁满足了高炉长寿的要求.由于铸铜冷却壁具有冷却能力大、自由布置冷却通道走向、成本较低等优势,因此有着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基于UV-LIGA工艺的酸性电铸铜溶液最优化配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获得镀层平整、致密的金属铜结构,经过反复实验研究获得了电铸铜溶液的最优化配比。首先采用UV-LIGA工艺制作出SU-8胶膜微结构,其次以此光刻固化后的结构作为模具,进行电铸试验。通过对电镀参数的反复调整,获得效果最优的镀液配比分别为:CuSO4·5H2O的质量浓度为180 g/L,98%的H2SO4为70 g/L,纯度为37%的HCl是0.188 mL/L,光亮剂210A、210B、210C分别为0.4 mL/L、0.3 mL/L、4 mL/L。实验结果表明,电铸获得的模具镜面光亮、无分界、质量高。同时,对电镀方法进行了改进,选择在常温下进行电铸实验并加入超声波完成辅助机械处理,得到了高纯度的电铸铜层,铜的重量百分比达到了96.22%,铸层表面显微组织结构明显改善,大大改良了电铸层的力学性能及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6.
与轧制铜冷却壁相比,铸铜冷却壁易于制造,成本更低,因此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对于内埋钢管的铸铜冷却壁而言,Cu-Fe界面冶金结合状态直接影响其导热能力,是制造铸铜冷却壁的关键技术。介绍了钢管外表面不同处理方式对Cu-Fe结合界面的影响和钢管热浸铜工艺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管表面的净化处理是获得较好的Cu-Fe结合层的关键,在1 100℃,保温1 h下,可以保证Cu-Fe界面的冶金结合;钢管热浸Cu试验表明,冷却壁所用钢管能在1 200℃的铜液中浸泡2.5 h而不会熔化和熔穿。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文化体系不断完善背景下,雕塑艺术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制作工艺。准确把握精密电铸铜工艺特点、优化工艺流程并将其合理应用于雕塑艺术中,可提高雕塑作品质量和丰富雕塑艺术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梁新成 《河南科技》1996,(9):15-15,8
高炉铸铜风口的失效机理及质量控制河南省信阳钢铁厂梁新成一、前言风口是高炉上的关键冷却部件,高炉风口破损一直是制约炼铁生产的大问题。信钢高炉年体用率为3%,其中因风口质量影响的年休风率就达1.6%。因此,加强高炉风口的质量控制,提高风口内在质量,对减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