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以会理红盆大铜厂矿区砂岩铜,银矿床为例,阐明矿区液化沉积物构造结构的类型,特征,成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和找矿上的应用。矿区液化沉积物构造常见的有火焰构造,砂岩脉,砂球构造等,它们有较强的褪色化和矿化,可作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4.
对广西某锰银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的研究,查明了锰银原矿石矿矿物成分.金属矿物主要为硬锰矿、软锰矿、黄铁矿、赤铁矿和少量毒砂、黄铜矿、闪锌矿.矿石的主要结构是隐晶质结构、胶状结构、显微鳞片结构及砂质结构.主要的构造是脉状构造、胶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精矿中银品位是3 923 g.t-1,锰的赋存状态是独立的锰矿物,锰矿物是硬锰矿和软锰矿.精矿中硬锰矿在0.152~0.088 mm粒级范围内占17%,0.088~0.074 mm粒级范围内占38%;>0.074 mm粒级范围占40%;软锰矿在0.152~0.088 mm粒级范围内占18%,0.088~0.074 mm粒级范围内占35%;>0.074 m...  相似文献   
5.
6.
冷水坑矿田层状铅锌银矿稳定同位素特征与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赋存于火山岩地层层间破碎带中的层状铅锌银矿是冷水坑矿田重要的矿化类型之一。层状矿体内碳酸盐岩与矿石中金属硫化物碳氧硫铅同位素测定表明,铁锰碳酸盐矿物的δ13CV-PDB变化范围在-4.8‰~-5.5‰之间,δ18OV-SMOW为12.6‰~14.1‰,白云质灰岩分别为-3.3‰~-5.9‰,9.8‰~17.2‰。金属硫化物δ34S值为-3.9‰~+5.6‰,多集中在-1‰~6‰之间,与矿田斑岩型矿床硫同位素组成一致。矿石铅同位素组成比较一致,其中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分别为17.786~17.809,15.572~15.605,38.281~38.386。层状矿体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位于矿田铅同位素分布范围内且比斑岩型矿石铅分布集中。矿石硫、铅同位素组成表明层状矿床成矿物质来自矿田火山(岩浆)系统。含矿地层内的碳酸盐岩层为火山喷发间歇局限陆相湖正常沉积而成,铁锰碳酸盐为火山(岩浆)热液成因而非喷流沉积。冷水坑层状铅锌银矿为火山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8.
I号矿脉为小石门金银矿的主要矿脉。I号脉内主要工业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矿脉由多个剪切带型或破碎带型单脉组成脉群。单个矿脉在纵横剖面上的形态都为透镜状。应用矿脉分形结构对735米-780米标高的金银分析数据进行初步分析:I号矿脉银矿分数维主要有3个值,D1=0.4-0.67,D2=1.35,D3=5。金矿分数维主要有两个值,D1=0.28-0.2,D2=1.67-1.875。D值呈现出透镜状特性,与矿脉产状一致。D值大小的规律出现,反映了矿体呈向深部延伸。D值向深部增大可能说明深部矿化会增强,初步验证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10,(22):52-53
1 立项背景豫西南是我国重要的矿业基地,随着矿产资源的强力开发,矿产资源迅速消耗。而区内原来发现的铅锌银矿主要赋存于构造裂隙中,多数专家认为是“毛毛矿”、“不成气候”,开展铅锌银找矿工作的风险和难度都很大。为解决此问题,我们通过对区内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豫西南地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独特,具备形成大/超大型铅锌银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断裂构造发育,  相似文献   
10.
晴隆沙子红土型金、银矿产于碧痕营穹窿状背斜北西翼,矿床由3个矿体组成,分布于茅口灰岩喀斯特负地形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及漏斗状产出,厚4.50-43.00m,平均厚17.4 m.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矿源体形成期和表生作用成矿期,初步认为是喀斯特崩塌堆积红土型及原地残积红土型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