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李晖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4):108-112,122
晚唐诗人汪遵,因两唐书无传,以致后来诸方典籍对其的记载,呈现出纷争与混乱,连其姓、名、籍贯等一般简历的记录都参差不一;其现存的部分诗作,亦被张冠李戴地记在了别人名下。造成汪遵履历的真假难辨。在广搜文献资料基础上,沙中淘金,逐一驳讹返正,正本清源。对汪遵登料的年龄,予以钩沉;对其出生的年份,予以推定;对其诗歌的现存数目,予以梳理;对其特殊的精华"咏史"诗章,予以一一赏析。力争还原其完整的唐才子形象。同时坚守实事求是,对暂时无法辨明的史实,绝不妄加定论。  相似文献   
2.
汉魏六朝已有汉地西域诗,隋代数量增加.唐代朝域扩展,中原与边域和周边通商增多,西域都护府都督府与"入幕制度"使诸多官僚将帅文人邀功西域,边地生活和战事成为唐诗的重要内容.边塞西域诗多描写赴边将士之悲壮、离别、思乡与戍边战事之雄浑并形成流派;汉地西域诗涉略边域风貌、风物、技艺、信仰等,尤其于元明都城.清代西域诗亦多戍屯和风情类,较唐代之内容与数量愈多.其风土风习勾连西域文化蕴涵与源流.诗词、绘塑是文化认知的浓缩、透视与情感抒怀,民俗、信仰、艺术、竞技是社会历史文化的要素、载体、镜像.笔者以汉地诗钩沉佐证西域文化于汉地的传入、留存、衍生,所涉汉地西域诗,略汉代及清季,重现古代至晚近尤其中古中国社会之西域文化事象.如走索(走绳、绳技)、杆技("都卢"、缘杆、寻橦),西域音乐(曲式、乐器、乐舞),马球(击鞠、打毬),马术(仪仗立马、蹀马之戏、走马走车),张灯风俗;狮子狮舞(模拟狮舞、舞狮),西域佛教(贝页经、佛赞、译师、佛寺),西派摔跤,葡萄与葡萄酒等,且考其内陆欧亚或大西域(及近东)渊源.这些文化元素,成为现今汉文化的重要组成.它亦启示,承载文化的除文字包括诗以外,尚有技艺竞技、信仰习俗及其家传族传、壁画雕筑塑像诸记录方式;追寻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西域部分,不应忽略文献正史外的美学载体与民间成分.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道路>汇集了63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撰写的文章,逼真地展现了科学家的精神风貌与走过的艰辛历程.630多篇各具特色的自述,从不同的侧面客观地、真实地展现中国科学界的风范,为中国思想史和科技发展史研究留下了珍贵的史料.笔者感触一二,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4.
鲁迅从日本回国后,自1910年起在杭州、绍兴府中学任职,授课之余,开始从类书中辑录已亡佚的古代小说。这些材料后来编集为《古小说钩沉》,被视作鲁迅研究总结中国古代小说源流工作的开端,因此具有不可低估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比较翔实的史实阐明了桂东南“古越道”在岭南航运史上的重要地位,并具体分析了其在促进桂东南一带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是功不可没的,重现了桂东南“古越道”真实的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6.
奈达翻译理论始自上世纪中叶,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钩沉奈达译论的基本框架,描述其后来的发展,并且例证其实际操作能力,目的是对其整体做出客观的批评和恰如其分的定位,以期提醒译界人士,翻译理论的研究不应“喜新厌旧”。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胜利后,教育部主持了对台湾高校的接收,把日本统治时期台湾唯一一所高等学府台北帝国大学改制为国立台湾大学.浙江大学派员参加了这项工作,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这一湮没半个多世纪的史实作钩沉探究,有助于浙江大学校史和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徐侨,南宋理学家。他是朱熹理学在浙江的早期传播者,是宋理宗时期朱熹理学官方化的积极推动者,也是南宋后期继续张扬朱熹心性之学的重要学者。因著作不传,其理学思想隐而不显。今试从明刻《家传》以及其他史料中,对其道统、经筵、心性等方面思想作出钩沉与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