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含铌钛钢X—52连铸坯的高温延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溶点-700℃温度区间含铌钛钢X-52连铸坯的高温延塑性。根据断口形貌、组织以及钢中析出物等的变化情况分析了该钢的脆化机理。结果表明:在熔点-700℃温度区间,X-52钢存在2个脆性区,熔点-1380℃的第Ⅰ脆性区,925-825℃的第Ⅲ脆性区。细小的NbCN沿奥氏体晶界的动态析出是造成第Ⅲ区脆化的主要原因。可通过向钢中添加少量的钛,以降低晶界处细小的NbCN的析出量,防止先共析铁素体在奥氏  相似文献   
2.
微钛钢中TiN析出对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TEM对低碳微钛钢中TiN沉淀相的析出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铸态情况下,因Ti的偏析,TiN呈枝晶析出;热处理过程中,析出的TiN进一步长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能喷涂技术制备钛钢复合板,喷钛涂层中将不可避免会产生孔隙和裂纹,这将降低钛钢复合板的性能,为此采用几类市售有机涂料以及实验室自制的纳米改性丙烯酸涂料对喷钛涂层进行封孔处理.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喷钛涂层的表面结构以及与有机涂层的结合形貌,同时通过电化学测试和盐雾试验对比了不同有机涂层/钛钢复合板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纳米TiO2,SiO2改性的丙烯酸涂料更适合用作喷钛涂层的封闭涂料,能够与喷钛涂层起协同作用共同保护底材.  相似文献   
4.
新开发了两种不同钛含量耐海水腐蚀钢.采用控制轧制及控制冷却工艺获得单相铁素体组织,随后进行了模拟海水周期浸润腐蚀实验得到试验钢腐蚀速率.通过SEM, XRD和电子探针(EPMA)方法研究了两种钢的腐蚀形貌、腐蚀产物组成及断面腐蚀产物中元素分布.结果表明,新开发的两种耐海水腐蚀性用钢在模拟海水腐蚀加速腐蚀后,无缺陷腐蚀产物均匀地覆盖在试验钢表面,在内锈层中形成连续富Ti元素区域,阻碍了海水对钢的进一步腐蚀,提升了耐腐蚀性能,特别是钢中Ti与P元素协同作用,耐海水腐蚀用钢的耐蚀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5.
20CrMnTi钢带状偏析对渗碳后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CrMnTi钢中,具有不同带状的原始组织试样进行渗碳试验和分析,得出对渗碳淬火后马氏体大小和残奥含量有明显影响。并讨论改善办法。  相似文献   
6.
中碳铬锰钛耐磨铸钢,经淬火或亚温淬火处理,具有回火板条马氏体或M+F组织。实物淬透直径为φ90~φ95mm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及耐磨性好的特点。经较硬矿石的装机磨损试验证明,使用寿命为高锰钢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7.
多晶体钛形变孪晶的电子显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密排六方多晶钛在拉伸变形中形成的孪晶进行了观察分析。并采用六方晶系孪晶面的变换矩阵对孪晶电子衍射花样进行了标定。结果表明,单个出现的凸透镜状粗大孪晶为(102),平行排列的板状孪晶为(112),孪晶内存在高密度位错。  相似文献   
8.
20CrMnTi钢的等温正火工艺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20CrMnTi钢锻件普通正火存在问题,进行等温正火工艺实验,得出等温正火工艺优于普通正火工艺,研制的等温正火生产线,已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9.
铌、钒、钛微合金化钢的边角裂纹与高温延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含铌、钒、钛钢高温延塑性的测试和连铸坯表面温度的测定,含铌、钒、钛钢在700~900°C第Ⅲ脆性温度区断面收缩率RA值较低,约在36%左右.若RA值大于40%时,高温延塑性温度为950°C,即使采用弱冷,铸坯边角部温度也不能够完全达到.结合我厂连铸坯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实际情况,对有利于消除表面裂纹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3种不同含Ti量(0.04-0.16Ti)钢奥氏体晶粒粗化温度及热轧后奥体再结晶的行为,在950-1200度加热,含0.04%Ti钢奥氏体昌粒最小,其晶粒开始粗化温度在1150度以上,得出了含Ti钢开始再结晶的临界形变率与原始奥氏体昌粒直径Do,轧制温度T间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