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鄂尔多斯高原巴汗淖湖泊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鄂尔多斯高原中部的巴汗淖湖泊沉积物的环境代用指标综合分析, 以AMS 14C测年为基础, 重建了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的气候变化历史. 分析结果显示: 鄂尔多斯高原约7.65 14C ka BP前气候寒冷干燥; 7.65 ~ 5.40 14C ka BP气候温暖湿润, 其中7.65 ~ 6.70 14C ka BP气候相对暖湿, 以湿度条件改善更明显, 随后6.70 ~ 6.20 14C ka BP气候偏暖干, 6.20 ~ 5.40 14C ka BP研究区温湿组合状况最佳; 5.40 14C ka BP后鄂尔多斯高原总体向干凉方向发展, 但在4.70 ~ 4.60 14C ka BP和4.20 ~ 3.70 14C ka BP出现两个明显的相对湿润时期; 约3.70 14C ka BP后巴汗淖湖泊完全干涸.  相似文献   
2.
A 5.3 m lake core was drilled in Baahar Nuur Lake in the Ordos Plateau, and measurements of meangrain size, organic δ 13C (δ 13Corg), organic carbon content (TOC), C/N, carbonate content, carbonate δ 13C(δ 13Ccar) and δ 18O (δ 18Ocar) were conducted for retrieving the Holocene chronosequence of climaticchanges based on 15 AMS 14C dates. The record documented four major stages of climate change inthe Ordos Plateau: (IV) a cold and dry condition before ~7.65 14C ka BP; (III) a warm and humid stagebetween ~7.65 and ~5.40 ka BP; (II) a generally drier and cooler climate since ~5.40 ka BP with twohumid events occurring from ~4.70 to ~4.60 ka BP and from ~4.20 to ~3.70 ka BP, and (I) a dry climatecharacterized by complete desiccation of the lake after 3.70 ka BP. Stage III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three sub-stages: (IIIa) a warm and humid episode from ~7.65 to ~6.70 ka BP, (IIIb) a warm and relativelydry episode from ~6.70 to ~6.20 ka BP, and (IIIc) the magthermal and maghumid episode of the Holo-cene from ~6.20 to ~5.40 ka BP.  相似文献   
3.
几经周折,终于在初春的一个清晨,来到了陕西府谷县与内蒙古准格尔旗、山西河曲县交界的黄河岸边。此时,浮满了冰块的黄河水从鄂尔多斯高原淌下来,相互碰撞着,发出“嚓嚓”的声音。搁浅的浮冰积在岸边,结成厚厚的冰堆。晋陕黄河大峡谷从这里开始,向南一直延伸到壶口,最后在龙门收住,全长约400多公里。这个大峡谷是山西和陕西两省的天然分界。在黄河和它的支流佳芦河交汇处著名的佳县石头城,就屹立在峡谷西岸海拔889米的高山之巅。冬季在石头城上往下俯瞰,能看到漂浮着冰块的黄河。  相似文献   
4.
根据1995年在鄂尔多斯高原库布其沙地不同生境类型上鼠类构成、植被以及土壤因子的调查结果,以对应分析排序(COA)技术分析了沙地啮齿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etraitis种群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常见啮齿动物种群空间生态位进行定量描述。结果表明:相应于该地区最典型的沙地、草原低湿地与农田三种植被类型,相应的鼠类组成依次有三种典型构成,即固定、半固定及流动沙地基本上是以三趾跳鼠、小毛足鼠与子午沙鼠为主,草甸低湿地以五趾跳鼠、黄鼠与黑线仓鼠米,农田及其他人工植被乃至植被条件较好的固定沙地上,以黑线仓鼠为主;三种植被类型上三类鼠的空间生态位存在较在分离。其次,三趾跳鼠、小毛足鼠与子午沙鼠是该地鼠类组成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三种鼠,也是沙地生境的代表鼠种,它们较适宜栖息生境均在沙地上,它们之间的空间资源生态位重叠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5.
从包头到陕西,要经过鄂尔多斯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这里真是地理上的一个美妙的景观,站在鄂尔多斯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上.陡然下沉的大地伸向遥远的地平线,金色的草原逐渐稀疏,在夕阳如金的黄土高原上渐渐地消失。  相似文献   
6.
抗战中的陕甘宁边区位于黄土高原中北部,东以黄河与山西为界,北面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接壤,西面临近六盘山,南面与关中平原相邻,总面积约为13万平方千米,人口两百余万。在中央红军进驻陕北(1935年)之前,当地政治黑暗,经济、文化、教育十分落后。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广种薄收属于粗放经营。工业生产几乎是一片空白,只有少数手工作坊。90%的成年人是文盲,全区只有120所小学,在校学生两千余人。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日本侵略者的进攻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边区的经济十分困难。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和解决边区军民的生活问题。党中央始终把发展科学技…  相似文献   
7.
<正>近十年来,每年的9月底至10月初,作者都要对内蒙古鄂尔多斯桃–阿海子周边地带的鸟类做一番调查。2013年金秋时节,这里的景象与往年颇有不同,并令人惊喜。近十年来,每年的9月底至10月初,我们都要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下称:桃–阿海子)周边地带的鸟类做一番调查,主要的工作是统计在这个时段里出现的水鸟的种类和数量以及迁徙过境的蓑羽鹤的数量。2013年金秋时节,这里的景象与往年颇有不同,并令我们惊喜。近几年来桃–阿海子大部时间处于干涸状态,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高原碱湖特有的钝顶螺旋藻为材料,经超声破碎、硫酸铵分步盐析、离子交换层析及凝胶过滤,纯化得到SOD酶,经PAGE检测为1条带,所得酶液平均比活为2078U/mg,(总活力)回收率为19.9%.对SOD酶的PAGE电泳条带进行活性染色,亮斑清晰整齐; H2O2处理对照显示该酶活性明显受到抑制,KCN处理对照显示酶活性不受影响,初步判断为Fe-SOD; 又经金属元素分析,确认为Fe-SOD.经SDS-PAGE测定,亚基相对分子量为20kD,经PG-PAGE测定,全酶分子量为54kD,据分子量推断全酶应为三聚体分子.该酶在紫外区275.5nm有最大光吸收.在磷酸缓冲液中酶活力的最适pH为8.1,最适温度为25℃; 酶活性的pH稳定范围为5~10,40℃以上酶活力开始明显下降.酶在室温下存放9d后活力仍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9.
根据1955年~2011年期间发生的El Nino/La Nina事件和鄂尔多斯高原东缘3个站点(兴县,绥德和榆林)的气象资料,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1955年以来该区的降水量、温度、旱涝灾害与El Nino/La Nina事件之间的关系,揭示了El Nino/La Nina事件对鄂尔多斯高原东缘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高原东缘近57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而气温呈升高的趋势;厄尔尼诺年降水量比正常年平均降水量少87.6 mm,年平均气温比正常年高0.2℃;拉尼娜年降水量比正常年均降水量少22.3 mm,年平均气温比正常年低0.1℃,且其年降水量递减率和增温率略高于全国.厄尔尼诺事件对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降水量减少的影响和气温上升的影响要大于拉尼娜事件对鄂尔多斯高原东缘的影响.由小波分析可知,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降水变化在30 a尺度内存在2 a、8 a、20 a、27 a的变化周期,而气温变化在30 a尺度内存在3 a、5 a、7 a、29 a的变化周期.El Nino/La Nina事件对该区的旱涝灾害影响显著,旱灾年份出现厄尔尼诺的概率为63%,出现拉尼娜的概率为25%,厄尔尼诺年易于发生旱灾.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1月21日,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原首席执行官梅伟义(David S.Melville)先生告诉我们:卫星跟踪的那只阿穆尔隼逃过一劫。经过一番打探之后,得知事情原来是这样的:2010年1月初,一只阿穆尔隼雌鸟在南非被研究人员佩戴了发射器,根据此后的卫星跟踪记录,2012年它第三次飞越印度洋,到达北京以西约470千米的繁殖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郊,10月上旬又从那里离开,于11月4日飞抵印度东部的道扬保护区。可悲的是,印度现在已经成了这种小型隼类的屠宰场,但是这只雌鸟是幸运的。老友为此专门发简讯向我们报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