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6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宋时期峡江地区“击鼓焚山”的民俗活动是远古时代尚巫之风的残存,其目的是为烧龙祈雨以禳除旱灾;而“烧畬下种”则是自远古“刀耕火种”传承下来的一门农耕技术,但由于“占卜伺雨”的仪式亦使它带上了一些巫风色彩。二者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小说《边城》描绘了一个原生状态下美丽的边城茶峒,那里有优美、宁静、和谐的自然生态;有端庄、古朴、俗美的民居民俗;有厚重、质朴、纯真的民风民情。整部小说充满了浓郁的湘西乡土味和乡土情,展示了生态意义上的自然美、民俗美和人性美。  相似文献   
3.
汉民族是农业民族,人们世世代代以农为业。农业以土地为本,作为心理的一种沉积,人民重视土地,安土重迁,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作为特殊公建的殡仪馆建筑,体现着对人的关怀:死者的安息,生者的哀思,所以较之物质功能,其精神功能更为重要。而且,各地的风土人情各有区别,这是殡仪馆建筑设计应该区别对待的。  相似文献   
4.
本历时地论述了徐成淼散诗的诗质内涵;徐成淼具有明确的散诗的体意识,主要表现在从浮华走向厚重沉醉、 浓郁的诗质内涵、由意境向意象发展、以情绪作为结构的依据和线索、追求刚柔相济的语言态势;徐成淼散诗表现了对现代意识的追求,主要表现在主体意识、都市意识以及以热烈取代恬淡、以动态取代静态上。  相似文献   
5.
上海是国际型的大都市,上海农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虽仅占百分之一、二,但是它的作用却是百分之百的。上海农业同样是上海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上海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整个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人均GDP占有份额不断提高,1997年底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至2000年人均GDP将达5000美元,使上海农业的发展基础越来越好。如何在世纪之交实现上海农业新的腾飞,从根本上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正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民俗风情对文艺创作有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文艺民俗学因之而成为文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民俗”在民间创造和传承过程中具有集体性、传承性、神秘感及地域时代差异。民俗与文艺的结合与互动,缘于人类把握世界和表达自我的共同需要,是一种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层的普遍性文艺现象。民俗从内容描写上的渗入与补充、形式构成上的影响与借鉴两个方面对文艺创作产生影响,体现出自身的多重艺术价值。强化文艺的民俗倾向,是民族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华东科技》2005,(1):144-144
面对都市纺织初级加工行业整体效益日趋大滑坡的今天,龚羽指挥着17棉这艘开过世纪交替的陈旧大船.在市场的风浪中前行。他清醒的意识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靠有一定市场认同度的、有良好创新技术所带来的产品和企业掌握的自主知识产权。为此,他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鲁迅小说中的民俗描写是其创作题材的一个重要方面,鲁迅以冷俊的目光,透过这些具体的民俗世相,对旧民俗民风、礼仪制度、伦理道德、文化意识等进行了深刻的透视、揭露和批判。揭示了传统民俗的劣根性。  相似文献   
9.
春秋战国各国历法不一,五月五日禁忌原是北方晋、齐等国的习俗,后来才影响到全国,它原本与屈原没有关系。在汉末至南北朝时期,北方厌胜之术与南方救屈原结合起来,才形成了完整的端午节风俗。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的竞渡在唐代风行于南北,端午风俗在唐代才基本定型;端午使屈原永远活在民俗和民间文化中。  相似文献   
10.
生产民俗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习惯与风尚。女性在生产民俗中的角色定位,与其在家庭及社区中的地位相关。而角色的转换,会引起这种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