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康德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而其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所阐述的自由观思想更是非常的深刻,给后世哲学界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在中国哲学史上也有一位哲学家也是非常重视自由的,这就是郭象。在中西文化激烈冲突的今天,将他们两人关于自由的思想做个比较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在魏晋玄学思潮中,郭象玄学以特有的品格使主体的审美意识得以完善与独立,使文论对文学内在规律的探讨有了可能。本文基于对陆机的《文论》和刘勰的《文心雕龙》的分析,论证郭象玄学对于魏晋文学的自觉与独立所蕴涵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庄子注》中,"性"这一概念是郭象借以阐释庄子思想的重要哲学概念。郭象对性的基本理解,一是"性分",一是"自然",二者共同构成了性这一概念下的两端。"性分"是基于对小大之辩这一普遍现象的理解而进行的哲学总结,表达了郭象对万物存在方式的基本理解。"自然"则呈现了性的本质特征,性是不断展开着的、实现命赋予它的可能性的过程。"性分"显示的是从现象通向道的由下而上的路径,"自然"则是从道落实于现象的由上而下的路径。二者之间充满了思想的张力,郭象整体的思想体系也因此呈现出极为独特的性格。  相似文献   
4.
郭象《庄子注》是否窃自向秀《庄子注》一直是学术界聚讼纷纭的问题。本文在吸取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现存史料的钩稽考辨,认为郭注并非窃自向注。文章从“剽窃说”所依据史料的证伪入手,然后通过分析向、郭二注版本北宋前的流传,以及张湛《列子注》所引二人庄注的比堪,证郭注并非窃自向注。最后从郭象的玄学修养及其其他著作的考释,从侧面论证郭注不可能窃自向注。  相似文献   
5.
郭象玄学的主要目的是想把阮籍、嵇康和裴各执一偏的自然与名教重新统合起来,构建一套适合时代要求的政治哲学。郭象的政治哲学以其对人性的思考为运思起点,而从圣凡关系、君民关系和群己关系这三个维度展开,并始终贯穿着名教与自然的关系这条主线。虽然郭象统合名教与自然的努力并不成功,但足以证明魏晋玄学并非脱离现实的学问。  相似文献   
6.
郭象玄学与文学的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魏晋玄学思潮中,郭象玄学以特有的品格使主体的审美意识得以完善与独立,使文论对文学内在规律的探讨有了可能。本文基于对陆机的《文论》和刘勰的《文心雕龙》的分析,论证郭象玄学对于魏晋文学的自觉与独立所蕴涵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郭象对《庄子》的创造性解读对后世的美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郭象的“独化”思想促进了我国古代美学的形上讨论由外在的道(无)本体论到内在的心本体论演变;郭象的“独化”思想是后世封建士大夫美学的哲学滥觞。对郭象美学思想的发掘,有助于更好地梳理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变化的一些脉络。  相似文献   
8.
郭象是魏晋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圣人无为观是其玄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圣性以境界为其基本内涵。圣人之无为表现为常态下的因顺万物,和变态下的无为而无所不为。无为是一种管理谋略,郭象的圣人无为思想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重要的管理学启示。  相似文献   
9.
《庄子·逍遥游》篇涉及到两种自由观念,“无待逍遥游”的自由观和“有待逍遥游”的自由观,庄子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郭象注《庄子》采用六经注我法,对于庄子的这两种自由观念都加以肯定,进而建构了他的一家学说:“适性逍遥游”的自由观。本文从三方面对“适性逍遥游”的自由观展开具体分析:首先说明郭象的基本哲学观,即以“玄冥”、“独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