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社会学尤其是社会学定义,社会运行,社会转型等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富有创见,引人注目。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2014年11月9日21点,中国社会学泰斗、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杭生先生在北京仙逝,享年79岁。消息传来,学界震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同仁怀着沉痛的心情及时联系、组织编发了"缅怀社会学家郑杭生教授"的文章和图片,藉以告慰先生在天之灵,激励后辈学人奋发之志。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2012年2月29日,"郑杭生教授从教5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成立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隆重举行。在会议上,各位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了郑杭生教授半个世纪以来在学科建设、理论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作为一位学者,要理论创新,需要有深邃、锐利的目光,洞察深藏在表象背  相似文献   
4.
5.
郑杭生先生从2002年起就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结下不解之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以"走向第36届世界社会学"为主打栏目,郑杭生先生担任主持人和封面学者,发表了系列文章。同时,他还是人类学高级论坛、旅游高峰论坛的顾问,这不仅体现了郑先生对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的关照,对人类学高级论坛的关注,更体现了郑先生对人类学学科的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郑杭生教授的社会学学术之路可分为早期(1981~1993)思想的成熟期,创建了社会运行学派;中期(1994~2006)思想的发展期,创立了"五论"社会学理论,即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和实践结构论;晚期(2007~2014)思想的深邃期,提倡社会学界要追求"理论自觉",掌握"学术话语权",致力于创立中国气派、中国特色与中国风格的社会学理论。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创新方面,郑杭生先生的贡献最为系统、全面,从社会学中国化的进程角度来看,这种理论贡献甚至可以说是空前的。在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中,郑杭生先生尝试开拓一种新的社会学认识论传统,发展出完备的社会学元理论,构建了多个中国化的社会学本理论。他的社会学思想已经成为社会学界乃至整个思想界的一笔巨大财富。  相似文献   
8.
今后中国社会学界的良性学术竞争,要强调"全面"提高"理论自觉阶段"基本功的功力。通过再评判、再认识、再提炼,通过接现实中国、历史中国和中国立场观点的地气,通过把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中西、古今、理实这三种基本关系,鉴别各种思潮,从而推动中国学派的建设,促进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并为中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协调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