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D.H.劳伦斯的一生都在寻求自己的理想之地,在其作品中所塑造的逃遁者大多都发现了自己所处时代的社会问题却无力解决,在社会中找不到自我或是由于当时的生活所迫,于是以逃遁的方式来进行抗争,这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从他的作品中所塑造的人们的逃遁方式来看,他无疑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声。他讨厌当时工业文明带给社会及家庭的负面影响,他想要逃离出去,寻找自己理想之地以取得精神上的慰藉。  相似文献   
2.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人生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人生分别奠定了入世与遁世的学人生理论,各自体现了“士”积极参与社会建构的实用人生理想和“士”与社会保持距离的审美人生理想。中国古代作家入世与遁世的人生模式,分别体现了“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的人生价值,儒道互补的人生选择是调整入世与遁世人生价值冲突的有效手段。入世与遁世都存在着诸多困惑。整合多元化精华是升华和超越学人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当代水墨人物画,基于传统文化精神,受益于西方科学造型观念,得力于院校写生教学体制。其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初,活跃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过20余年的持续集中探索、实践,已成为中国画领域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面貌特征。另外,当代水墨人物画注重“师造化”,看重在现实生活中的寻找与发现。注重对西方美学形式资源的部分借取与利用,追求语言样式与当代社会生活的契合点,在当今社会多元的文化框架下,形成并得到了应有的文化席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遁世精神、“民本”思想、重利主义、儒道法兼用思想、斗争哲学、开放精神等方面分析了非主流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