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5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的一天,在美国达拉斯市的街头,一辆救护车红灯闪烁,疾驰而去。有位男孩患突发性肝功能衰竭,也就是说,他的肝脏正在坏死,情况非常危急。 医生认为,如不给他做器官移植手术,他只能再活几个小时;而在此时,要迅即找到一个活体肝脏的机会微乎其微。紧急关头,男孩的亲属同意接受一次异种器官移植的试验。外科医生从一头基因经过改变的猪身上切下肝脏,然后把一些管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根据本病的特殊性和严重性,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途径。方法:中医严格辨证用药。辅以西药治疗。结果:中药为主辅以西药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明显。结论:认清病因,标本兼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粉尘螨小鼠过敏性鼻炎模型,观察粉尘螨疫苗免疫治疗鼻黏膜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粉尘螨疫苗免疫治疗的疗效.将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A组)、过敏性鼻炎模型组(B组)、粉尘螨疫苗治疗组(C组),按本室常规方法建立尘螨过敏性鼻炎小鼠动物模型,观察抓鼻、流涕、喷嚏等症状,末次激发24 h后,麻醉小鼠,眼窝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Der f特异性抗体IgE和IgG2a;取鼻黏膜组织固定,切片、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建模后B组、C组均出现典型的喷嚏、流涕、抓鼻症状,但粉尘螨疫苗免疫治疗组较模型组症状明显减轻,正常对照组无任何行为异常.与B组相比,C组血清中Der f特异性抗体IgE显著降低(P<0.05),而B组和C组IgG2a的含量较A组显著增高(P<0.01).电镜观察:(1)正常对照组:嗅黏膜上皮细胞,表面有大量纤毛,排列整齐;胞质内细胞器丰富.(2)过敏性鼻炎组:嗅黏膜上皮细胞肿胀,嗅细胞表面的纤毛减少或消失,细胞排列紊乱、细胞间有炎症细胞浸润,细胞器退变、空泡化,核变形不规则、固缩.(3)粉尘螨疫苗免疫治疗组:嗅黏膜纤毛排列较整齐,粗细较均匀,纤毛密度较正常对照组低,线粒体致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数量增多.粉尘螨疫苗可以有效改善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抑制过敏性鼻炎鼻黏膜炎症变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1,(19):20-20
鉴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尤其是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是危害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现有3亿的哮喘患者,其中50%以上的成人及至少80%的儿童患者均由过敏因素诱发,  相似文献   
6.
熊焰 《科学大观园》2009,(18):79-80
不仅是感染或者过敏能够导致鼻炎,有时候情绪紧张、激动也会引发鼻子类似的症状,但却常常被当成是过敏性鼻炎。幸运的是,这样的鼻炎症状会随着情绪好转而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7.
作者自1984年3月至1985年10月采用特异性脱敏的方法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202例。除去失访者外,完成季节性脱敏者185例,近期总有效率为70.8%,其中完成常年性脱敏者41例,总有效率为83%。在对病情的估价和疗效的判定时,我们采用了以症状、体征轻重程度为根据的记分法。结果表明,治疗前后的得分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作者还介绍了变应原皮肤试验,鼻变应原攻击试验、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等特异性诊断技术在变态反应性鼻炎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活性氧在植物-病原物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病原菌侵入植物后可诱导活性氧的爆发,并且在非寄主互作中比寄主互作中活性氧的积累更明显.活性氧的爆发已被认为是寄主防卫反应之一,在植物的抗病性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植物与病原物相互作用过程中活性氧的类型、性质以及活性氧的产生机制和清除系统酶活性;重点讨论在植物与病原体相互关系中活性氧的可能作用,以及植物-病原物亲和性互作与非亲和性互作之间在这方面的差异.并对以上几个方面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通过确诊的48例病例,提出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HSP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5:1,平均年龄8.6岁;发病诱因中感染占40%,接触过敏原占35%;100%的患儿有皮肤紫癜,15%有关节症状,35%有消化道症状,45%有肾脏损害;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血尿和蛋白尿,在病程后期出现;采用限制活动、清淡饮食、避免再接触过敏原、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抗过敏等常规治疗方法,有效率为100%,治愈率80%,近期复发率20%.结论:HSP是小儿的常见病.男孩发病略多于女孩.感染、过敏为其主要发病诱因.HSP的主要受累器官为皮肤、关节、胃肠道、肾脏.双下肢的紫癜、腹痛、关节疼痛和血尿等是主要的临床表现,可单独或同时存在.经上述治疗大多数病人治愈,但仍有部分病人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