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清诗总集误作别集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诗总集研究薄弱,存在的各种问题很多.有些总集,甚至还被误认作别集.现在列举十种这样的总集,逐一予以辨正.  相似文献   
2.
陶易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6):104-108
对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小窗幽记》译文简注的曲解谬误之处,逐条或作辨正,或为补缺。举凡译文的曲解、标点的讹错、人物典故的误植或缺注等处,皆尽可能予以更正或补充。作为古籍的普及本,应尽可能避免将错误的知识传播给广大受众。  相似文献   
3.
于丹教授分别于2006年国庆节和2007年春节期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引起轰动,使广大电视观众也因此更加关注中国古代思想家和古代经典著作,这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继承和发展。根据她的讲座整理出版的《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畅销一时,创造了出版业的奇迹。但是无庸讳言,两部书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后书尤甚。对《于丹〈庄子〉心得》正文中在学术与语言的规范方面存在的多种瑕疵,加以辨析补正,强调学术与语言的规范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4.
庆阳方言声调调查及其与普通话声调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在方言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的一篇有关庆阳方言声调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以及与普通话声调对应关系的论文,目的是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声调的对照,使方言区的人了解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的差异,从而提高普通话水平。  相似文献   
5.
乐虹 《科技资讯》2007,(7):216-217
根据零陵话与普通话的差异,深入分析当地方言与普通话声调系统的对应规律,比较零陵方言与普通话声调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方音辨正是闽西人提高普通话水平的难点 ,又是重点。本文提出正音的三条途径 :抓住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对应规律 ;结合普通话声韵母拼合规律 ;利用形声字声旁类推。并就声母的三组难点音 (z、c、s和zh、ch、sh ,f和h ,n、l和r)的方音辨正作了一定探讨 ,试图找出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的较为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虹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114-115
调查洛阳方言的语音,重在描写洛阳方言中开口呼、齐齿呼和撮口呼的读音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差异,并加以辨正,希冀对洛阳地区的群众学习普通话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概论"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核心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概论"课教学中存在诸多思想上和形式上的误区,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辨正。  相似文献   
9.
黄广进 《科技信息》2009,(36):I0064-I0064,I0066
陈兴良教授提出在定罪时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客观判断优先于主观判断。实际上,在定罪活动中既存在客观判断优先于主观判断的过程,同时也存在主观判断优先于客观判断的过程,定罪是一个主、客观互动的辨正的过程。必须通过证据先查明行为人主观罪过的内容,然后根据主观罪过的内容才能对犯罪行为的性质做出准确的认定。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