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回顾分析45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轻症患者临床症状、不同发病阶段的实验室及胸部CT特征性改变,为早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纳入武汉江汉方舱医院457例经核酸确诊的COVID-19轻症患者,通过采集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临床表现、入院前、住院期间及出院前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胸部CT影像学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症状及发病早、中、后期3阶段的实验室检查及胸部CT特征.结果:本研究中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8±11)岁,男女比为1∶1.52,退休人员发病比例最高,达135例(29.5%),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190例(41.6%),与COVID-19确诊患者密切接触史144例(31.5%),合并高血压病史29例(6.3%)、2型糖尿病10例(2.2%).临床表现发热312例(68.3%),高热组发热持续天数大于低热组(P0.001);干咳373例(81.6%),咳痰138例(30.2%),痰中带血10例(2.2%);气促102例(22.3%);胸闷26例(5.7%);乏力167例(36.5%);肌肉酸痛24例(5.3%);腹泻57例(12.5%);食欲减退31例(6.8%),睡眠差91例(19.9%).发病早期高热组、低热组与体温正常组比较,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M)、血小板(PLT)水平明显下降(P0.05),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01);高热组与低热组相比,WBC、中性粒细胞(NEUT)、LYM水平降低(P0.05),hs-CRP水平升高(P0.001).与发病早期相比,发病中期、后期的WBC、NEUT、LYM、单核细胞(MONO)及PLT水平升高(P0.05),hs-CRP水平下降(P0.001).胸部CT检查在发病早期无影像学改变11例(2.4%),单侧病变93例(20.4%),双侧病变353例(77.2%),早期病变性质常见磨玻璃影334例(74.9%)、斑片高密度影95例(21.3%);中期主要表现磨玻璃影279例(64.1%)、斑片高密度影71例(16.3%)、实变影74例(17.0%)、网格影77例(17.7%)、纤维条索影50例(11.5%);后期主要表现磨玻璃影182例(41.7%)、斑片高密度影52例(11.9%)、实变影41例(9.4%)、网格影152例(34.9%)、纤维条索影147例(33.7%)、实性结节影12例(2.8%),从发病早期至发病中期、再到后期,磨玻璃影、斑片高密度影、纵隔淋巴结增大例数逐渐减少,而实变影、网格影、纤维条索影、胸膜增厚例数逐渐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患者少见的CT影像学改变为胸腔积液2例(0.4%)、气胸1例(0.2%).结论:COVID-19轻症患者大多存在明确的流行病学史,以发热、干咳、咳痰、气促、乏力为常见临床表现,发病早期发热峰值较高,WBC、LYM、PLT下降显著,在发病中期及后期逐渐恢复正常水平,胸部CT在发病早期到中期表现炎性渗出增多,病灶扩大进展,后期病灶缩小,纤维增生明显为恢复期影像学改变.  相似文献   
2.
周金兰 《甘肃科技》2001,17(5):58-58
小儿痢疾,是一种肠道传染病,夏秋季节最为多见。以发热、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为主要特征,严重的起病急聚,突然高烧、昏迷、抽风、或急剧出现“内闭外脱”的危重症候,临床上多见于2至6岁的小儿。小儿痢疾症情虽多,根据笔者多年临床实践可分为:轻症、重症、危症三大类,各类分型论治,并附验案,与同道磋商。 1 轻症 临床上以腹痛、腹泻、泻痢赤白为主要特征,根据病情分为寒热挟杂,湿热两型。 1.1 寒热挟杂型。本症多为外感寒湿之邪,内食不洁之物,寒湿内蕴,郁而化热,肠络受损,症见腹痛,泻痢赤白相兼,日行达十多次以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