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43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7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提出了一种地震响应概率模型,并基于此模型推导了地铁车站结构极限状态超越概率的计算公式,以评价结构的地震易损性。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地震强度指标进行正交化和降维;为了克服传统地震响应概率模型中地震动强度指标与结构地震响应指标服从对数空间线性分布假设的局限性,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趋势模型以预测结构的地震响应;基于概率神经网络建立误差模型以描述基于统计的趋势模型与基于物理机制的数值模型之间的误差,以拓展残差的齐次方差正态分布假设的严格限制。最后,以上海典型2层三跨地铁车站为算例,计算得到其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建立的趋势模型较好地模拟了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随地震强度指标第一主成分的非线性变化特征;建立的误差模型准确地描述了趋势模型预测值的残差随地震强度指标第一主成分的方差非齐次特征。  相似文献   
2.
3.
公路客运站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基于公路客运站的基本特点,通过分析影响客运站服务质量的相关因素,提出10项评价指标并建立相关的调查方式与方法,探讨服务质量评价的模型与算法,最后以成都市12家客运站为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编制车站班计划实验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计划是铁路车站现场工作的依据。班计划的编制质量直接影响到车站班工作任务的完成质量。用计算机进行班计划编制,可以大大缩短编制时间,提高计划编制质量,从而提高计划兑现率,更好的完成本班工作计划和班工作指标。在现有实验项目"编组站技术作业过程模拟系统"基础上,利用已有的原始数据,设计出一套车站班计划编制系统软件,可为实验室新增一项实验项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广珠客运专线某车站内6孔变宽连续梁,就常见的车站桥所采用的变宽连续梁型式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设计中常见的问题,给出了解决办法,从设计思路上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朱小蓉 《甘肃科技》2003,19(4):50-51,63
对于钢筋混凝土地铁地下车站,如何结合建筑结构规范和特殊的地质条件进行结构设计,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介绍,并结合工程实例,就构件设计要求划分、荷载分类组合及结构受力分析,提出了明确的看法和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7.
在综合考虑磁悬浮长大干线特点基础上,参考高速铁路车站的类型特点,根据磁悬浮线路特点和在长大干线上磁悬浮列车的运行特点,从磁悬浮车站的分类、站型设计和站场相关参数的计算等方面探讨了磁悬浮长大干线车站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盖挖地铁车站Φ1400给水管线悬吊施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红昌 《科技资讯》2006,(17):74-75
介绍了北京地铁黄庄站十号线盖挖段Φ1400给水管线的悬吊保护方案设计计算过程,为今后大直径管线的悬吊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广州地铁5#线地下车站围护结构的设计情况,对影响地铁地下车站围护结构设计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根据车站改造充分利用既有设备和节省投资的原则设计出到达场列车全部反向接入的方案,并就因全部反接而在驼峰咽喉处产生的交叉干扰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最后提出用计算机辅助行车的方法实现进路自动设置的构思,说明了此方案在实际运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