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是现代体育教学的目的。为了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教学应该积极的肩负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本文就通过体育教学促进高职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一方面,他们闪现出许多的优点,如性情单纯,积极上进,思想开放,对新事物、新观念、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强,敢想敢干,少有顾虑。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经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如思维简单片面,感情容易激动,好走极端;自我中心,缺乏交流与合作精神;盲目自信,抗挫能力较差,常不能正确对待挫折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三标一体作为一个完整的、全方位的管理体系富含深刻的人本管理思想,具体而言包括尊重人、关心人、解放人、发展人和依靠人。在“三标一体”管理体系下,高校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必须把握关键。  相似文献   
4.
中学体育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除与教师的教学组织工作有关外,也与学生心理中的“成就动机”、“注意力与兴趣”等有关,因此,要解决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告别单纯的体育技能教学,使体育教学过程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普通高校学生参加健美操运动的心态分析,揭示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身心调整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一个发展、挑战、竞争并存的时代,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组织和实施自己的教学,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新课标提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了“关心生活,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总目标,还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相似文献   
7.
曾钦 《科技知识动漫》2007,(4X):137-138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内化与外化。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而德育工作仅仅依靠班主任的实行,往往是不够的。特别是当代的中职类学生,存在着知识水平差,但做人的态度更差的问题,这就更需要其他科任教师要根据实际,寓德育教育与日常教学中。在教学中,施行“无意识”教育,“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至心头。在数学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养成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养成中教学,在教学中养成,使学生在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的过程中,进入养成“角色”。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身心交互的基点出发,选取“心理养身”的新视角,对身与心的各种辩证关系、各个侧面以及身心交互的本质等进行了较详细地论述,不仅在某一层次上系统地揭示了人类心理行为的生理与社会根源,而且明确地提出与剖析了进行心理养身的科学养身之道。这对于促进主体心身的健康发展,无疑是有一定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由道教的形神观与性命观来看,道教身心观既是哲学式的,也是医学式。修道始于净化身心,再通过形神并重或性命双修,使身心达到自然和谐健康的状态。道教不仅将个体的生命融于宇宙自然之中,而且将复归清静自然之道作为修道的终极目标,由此而提升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仁学本体论》对两千年仁学发展的脉络作了全面呈现,对现代新儒家及李泽厚的"本体论"也予以扬弃,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一套新的"仁体论"思想。"仁体"是统贯"理气""心性""物我"的一体存在之生生,其根本和首要的功用特征是仁爱和翕聚。面对社会价值与世道人心的重建,陈来先生提出"仁体"统贯仁爱、自由、平等、公正新四德及"仁体和用"的思想,舒张了儒学内圣外王的宏阔气象,为当代儒学的重构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仁学本体论》是两千年来儒家仁学思想及本体论思想的集大成,是现代新儒家之后儒学创新发展的又一大理论突破。"仁学本体论"以仁统"理气",凸显其爱的维度,对当前儒学回归百姓的生活世界会有很大推动作用。仁体论一再强调气于一体生生之仁的重要性,呼吸四海、吐纳古今、生生不息、刚健有为是全书的精神风貌,也是今天走向全面复兴的伟大中华民族的精神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