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站仪在桥梁高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蕴 《中州大学学报》2005,22(2):107-109
结合某大型桥量建设中的高程控制测量的实施和精度要求,在论述桥梁高程控制测量的原理、设计方案、测量程度和精度分析等问题的基础上,依据跨河水准测量的特点,利用全站仪完成了高程控制网中的跨河水准测量,并通过程序对跨河水准网进行严密平差计算,最后估算了跨河测距三角高程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应用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实现跨河水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三角高程测量单向观测的高差计算公式入手,分析了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来源,推导了跨河水准网中测距三角高程的精度估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减弱各项误差从而提高精度的一些结论。结合目前的自动化全站仪,探讨了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实现精密跨河水准的可行性和便利性,最后指出了在实施跨河水准测量时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相似文献   
3.
宽滩河流跨河桥梁桥型合理布置是桥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通过模型试验从对两岸堤防防洪安全、沿岸水利设施运行安全和桥梁自身防洪安全以及工程造价等角度对不同桥型方案进行比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介绍单跨人字形桁架在输水工程中的设计应用,打破了传统输水管道在过河时将输水管道直接架于钢桁架上,钢桁架仅用作输水管道的支撑体而输水管道自身不参加受力的传统设计理念,单跨人字形桁架很好地解决了输水管道跨越河沟问题,为今后输水管道跨河的设计提供了较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汇流集浆器组合输沙系统、跨河穿管取沙施工及塑料编织布长管袋充填围堰技术在黄河下游机淤固堤工程施工中广泛应用,并在应用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使之更加先进。  相似文献   
6.
跨河地区城市形态作为一种特殊的形态,城市发展受自然地理、经济技术、交通运输、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城市形态形成跨越、协同、中心向外、独立组合等几种跨河发展模式。不同跨河城市受社会因素影响程度不一,也出现各自异质性。本文运用城市肌理的图底分析方法,以豫西南地区城市南阳为例,探讨河流两岸建筑与空间环境的关系,阐述南阳城市整体结构整合方案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采用GPS技术进行跨河水准测量是近年来测量界比较热门的课题,本文对采用GPS进行跨河水准测量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提高跨河水准测量的质量、效率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跨河水准测量的相馆工作经验,以基于GPS技术的跨河水准测量为研究对象,分析由GPS测量所得大地高求解正常高的误差能够提高求解的精度,以使GPS跨河高程传递能够满足跨河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而达到取而代之的作用.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RS和CIS技术支撑下,利用城市空间紧凑度模型,分析两宁1987、1996、2002、2006年近20年的城市影像图.得出西宁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出"X字"形,存城市空间形态演化过程中表现出扩张速度加快,同时发现,湟水南岸扩张速度快于湟水北岸,并且主导西宁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类型;从城市内部来看,近20年湟水北岸城市空间扩张以填充紧凑型模式演化,湟水南岸表现出从填充紧凑型过渡为外延扩张型为主.最后分析得出西宁城市形态跨河发展演化机制中,湟水、南川河与北川河流向奠定了其城市空间形态总体格局,交通网络体系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经济基础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大地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精密三角高程测量为研究对象,论文从三角高程测量单向观测的高差计算公式人手,分析了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来源。推导了跨河水准网中测距三角高程的精度估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减弱各项误差从而提高精度的一些结论。结合目前的自动化全站仪,探讨了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实现精密跨河水准的可行性和便利性,最后指出了在实施跨河水准测量时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