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4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6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加州鲈鱼     
加州鲈鱼原产于美国加州,1983年从台湾引入珠江三角洲养殖。该鱼属凶猛的肉食性鱼类,肉质细嫩,抵抗力强,耐低温,生长快,养殖周期短。川而受养殖和消费的欢迎。在我国南北均可自然越冬,适合各地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2.
利用覆膜技术措施适用于当年新植葡萄树苗木防寒越冬,能有效的提高苗木的越冬能力,起到调节温度,防止风抽干枝蔓,减少水分蒸发。适用于寒冷地方葡萄苗木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斑节对虾亲虾越冬和培育的有关生态条件。亲虾越冬时的水温应维持在20℃左右,在这种条件下存活率达80%以上。通过切除亲虾单侧眼柄性腺可以诱导成熟。手术亲虾的存活率达89.6%,成活率达41.3%.  相似文献   
4.
从气候条件来讲,河南中西部地区整个越冬期—般无需特殊保温。开繁时间一般放在“小寒”与“大寒”之间,因第一蜜源植物油菜开花时间是在公历3月上旬(雨水与惊蛰之间),这时开繁能繁殖两期蜂,这样可有效保证达到采第一期油菜蜜的群势。  相似文献   
5.
一、晚茬小麦的生育特点 1、冬前苗小、苗弱。晚茬小麦由于从播种至越冬前积温低于500℃,主茎叶片少,单株分蘖少,根系发育差,次生根较少。麦田总体表现为苗小、苗弱,与适播小麦相比,整体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6.
每年春秋季节,候鸟都要成群结队地作长途迁徙,或从北方飞向南方,或从南方飞向北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鱼群也要在越冬地与繁殖地之间往返洄游,在遥远的路途中,它们要觅食、辨向,要绕开障碍物。那么,它们都是用什么方法来导航的呢?科学家们经过深入研究,正逐步揭开动物导航的秘密:动物利用它们特殊的感官系统,并借助大自然中的各种因素例如太阳、星辰、地形、风向、磁场、偏振光、气味等进行导航。  相似文献   
7.
2003年1月11~12日,在大连、丹东、抚顺、盘锦四市15处调查地,同时进行辽宁越冬水禽的调查,调查中发现了5目6科10属17种共5070只越冬水禽,其中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斑背潜鸭(Aythya marila)为辽宁省冬候鸟新记录.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黄河湿地鹤类的越冬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在陕西省黄河湿地越冬的灰鹤和丹顶鹤分布和数量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灰鹤从每年的11月迁入本区,翌年3月份离开,活动时间长达3个多月,数量较大,活动稳定.丹顶鹤于1月才在本区出现,为偶见冬候鸟.  相似文献   
9.
在业内公认低迷的这段时期,却被好友告知,“刚刚加入玫琳凯”。我善意地提醒她大环境不好,她轻松笑答:“反正我是兼职。”的确,以兼职方式做直销不仅是目前最好的“越冬策略”,也是直销起步阶段的最好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刘众  周录红  刘晶  杨华 《甘肃科技》2004,20(4):150-150,154
甘肃陇东影响玉米螟发生程度主要因子是:越冬基数,6月上旬至7月中旬的降水,天敌二因素。越冬基数是发生的依据,降水对发生程度有决定性的作用,天敌对发生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为生物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