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相传为孙曹交兵的赤壁古战场有诸种不同说法,苏轼并不确知"周郎赤壁"之所在,三国赤壁之战发生在今湖北蒲圻市的赤壁镇;"故垒"的处所历来注释家都未言明,实是苏轼在黄州城东的住所"东坡";"羽扇纶巾"所指,从史籍记载、三国故事形成与流传情况、诗词艺术创作等角度分析,应是诸葛亮.  相似文献   
2.
"乌台诗案"后,仕途上一帆风顺的苏轼被贬黄州。精神的困顿,生活的贫穷,心灵的抑郁,使他转向了宗教,渴求在禅宗里安顿心灵,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苏轼接受禅宗的"明心见性","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五蕴皆空","心无所住","人生如梦"等义理,并将它们与儒道两家融合一体,"浩然不见其涯也"。在黄州,在赤壁,苏轼用他的如椽之笔写下三篇赤壁词赋,深刻体现了他对禅宗的认知和体悟。  相似文献   
3.
嶂石岩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河北省赞皇县境内,距省会石家庄市86千米,总面积43.5平方千米.由122个主要地质遗迹组成,分为纸糊套、冻凌背、圆通寺和九女峰4个主景区.山势层峦叠嶂,丹壁如墙,素有“百里赤壁,万丈红岐”之称,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世界最大天然回音壁”坐落在景区中部。  相似文献   
4.
易勇 《科技信息》2009,(13):209-209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这里出现过的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苏轼对古代英雄的向往。词中那洒脱的情怀、自由的音律,豪壮的情调、奔放的感情,严整的章法、独特的技巧,给人一种气势、一种力量、一种鼓舞、一种“奔放美”。  相似文献   
5.
近日,电影《赤壁》因其英文译名“Red Cliff”引起广大受众及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与质疑。针对该片名英译的“音译VS意译”之争,本文从翻译史上的归化/异化理论溯源、全球化进程中译者的文化心理嬗变、中华文化语汇英译标准的建立与实施等方面就“赤壁”现象提出个人的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6.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对于文坛上的苏轼(1037~1101)理应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年他身居贬官,在湖北黄州团练副使的任上,漫游黄州赤壁,写下数篇传诵千古的赤壁文字,其中有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相似文献   
7.
《尚书》中揭示的“殷鉴”观念为咏史怀古的文学提供了生成的文化土壤,封建统治者施于民众言说权利方面的苛政则是咏史怀古的文学生成的现实依据,而陵谷迁变之初的言语禁忌更是直接催生了遗民们那以咏史怀古的方式来抒怀的文学表达策略。在异族治下的宋遗民词人,承袭并发展了前人咏史怀古的文学表达方式,常常以陈述历史的方式来隐喻现实,借咏歌前人的方式来表述自我,且他们的这种言说方式带有明显的“遗民性”。  相似文献   
8.
北宋怀古咏史词的创作主体主要是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但根据其内部的不同渊源传承及体制特征等的差异和由此导致的题材选择、范式、形式、语言及风格等方面的歧异,北宋怀古咏史词又可划归三大系统:单纯合乐演唱的词之系统、配合其他文艺形式表演的词之系统以及禅宗颂古系统。这三大系统共同构筑了北宋怀古咏史词的完整性,并体现出北宋时期词与其他文艺形式的融合和互动,以及北宋词的雅化历程。  相似文献   
9.
赤壁之争,由来已久。但位于湖北洪湖乌林对岸的赤壁,战后不久吴太史令韦昭即来此凭吊,并写下《伐乌林》以纪游。后世文人骚客纷纷登临此地,吟诗作赋,凭古吊今。本文特此选择明代三位当地诗人的诗什,从文学研究角度,进一步印证赤壁市之赤壁,确为汉末“赤壁大战”战址。  相似文献   
10.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被贬谪黄州时期自我排遣的思想情感的反映。它既流露了苏轼怀才不遇,不满现实的情绪,又体现了苏轼保持对现实人生的达观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