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赣南师院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需求进行调查并分析研究.结果 表明:赣南师院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较差,主要体现在学院和教师对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建议学院尽快恢复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加快体育设施建设,健全课外活动锻炼体系.  相似文献   
2.
赣南客家葬俗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赣南客家山村的田野作业发现 ,赣南客家葬俗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过程 ,由病危、送终、治丧、新祀等四个阶段构成 ,每个阶段都有特定仪式和要求 ,参与人不得违反 ,否则 ,被认为不祥。  相似文献   
3.
借助拟剧理论能有效分析篮球赛事的前台、后台、剧班、戏剧实现、后台等,提供一个拟剧理论的角度察看篮球运动的社会表演的可能;通过CBA联赛"球鞋事件"的案例分析发现:赛场表演崩溃会导致联赛声誉和合法性面临挑战;球员球场换鞋的不良互动会导致球员印象管理的危机;而印象管理的艺术认为联赛球员应遵循忠诚、纪律、谨慎等防卫性措施和接受观众等的保护性措施来实施印象管理;建议应妥善处理赛事有关各方的利益关系,互利共生,共同维护良好印象,保证群众的正常娱乐生活。  相似文献   
4.
在全世界文化保护的声音中,如何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是学者们共同探讨的话题。由于文化形态的多样性,对一种文化进行保护,须深入文化内部,探寻本身的传承特点与传承样态,而后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本文以麻布村的"问神"仪式为例,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察看这个微观个案,认为客家巫觋文化中的巫乐文化具有固定与活变的两种传承样态。  相似文献   
5.
正赣南采茶戏俗称"灯子戏"、"菜篮戏",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具有贴近生活、幽默活泼的特点,是江西采茶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源于江西赣州安远县九龙山一带,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赣南采  相似文献   
6.
针对云南壮剧的传承困境问题,地方高校可通过整合校内外各类科研和教育资源,为教育传承云南壮剧建设一个集科研、校内外教育为一体的服务平台,使地方高校在参与云南壮剧教育传承保护服务实践过程中互动生成一种共存、共建和共生共赢的关系,为地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传承和难保护的社会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双向互动关系而获得共赢的问题解决模式。  相似文献   
7.
焦循的戏曲理论著作<花部农谭>、<剧说>,尤为赞赏花部戏曲的重要价值,在中国戏曲批评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焦循认为戏曲应具有示范作用,应重视观赏与演出紧密结合,并能同诗歌一样"言志",而某些优秀的花部戏曲确实符合他的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8.
元代爱情剧中的宗教观念有着鲜明的世俗化特征。其中形神二元的宗教观念被借为实现世俗现世愿望的工具,当中的神灵形象带有明显的世俗化色彩,而宗教圣地和佛寺长老等也被揭下了神圣的面纱,烙下了世俗的印记。剧作这一特点映照出当时的文人被迫远离权力中心,接近下层普通大众,因而具有独立文化品格的生存状态和直面世俗欲望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9.
壮剧艺术主要产生、发展于右江、驮娘江、西洋江和清水江流域,主要分布于广西百色市的德保、靖西、田林、凌云、乐业、西林以及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等县,在这块土地上主要居住着壮、汉、瑶、苗、回、彝、仡佬等民族。壮剧除了具有一般戏曲艺术所具有的综合性和活态性特征外,由于壮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的建立为背景,分析当今广西壮剧文化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并着力探讨广西壮剧文化消费与生产的经济意义。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发展,目前广西壮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一种经济资源和消费品。面对这一市场和契机,有必要对传统壮剧进行创新性生产,以使其成为适合大众消费口味的文化形式。通过去除深度模式、图像化、跨界合作等改造途径,传统壮剧文化才可以进入消费社会。经过这样的改造后,传统壮剧文化在消费社会也就成为具有平面化、大众化特征以及注重感观刺激效果的后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