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5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秦九韶四言诗句系文中的治国主张。这可能涉及到秦九韶进行数学研究的动机问题,值得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2.
亚当·斯密提出的赋税征收的"公平、确定、便利、经济"四原则是颇富人本主义精神的。赋税征收其表面目的是以维护国家政权为本,实质目的则是为了纳税人的发展,如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只有"人"发展了,才能提高生产力,发展经济,税源才不会枯竭,社会才更加稳定和谐,国家政权才更加巩固。所以,赋税征收必须确立纳税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3.
汉字形体包蕴着古代社会与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本文从“贝”字及以“贝”为偏旁的字中探索从中反映出来的古代社会的一些经济现象,说明我们可以借助文字来了解、考察历史,追溯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踪迹。  相似文献   
4.
板楯蛮原是三峡地区一个古老的土著民族,其族名有三:或板楯蛮、或蜜、或白虎复夷。该民族因多种原因或迁徙北方、或南移湘西、或滞留三峡地区。在先秦至西汉时期,板楯蛮因屡建战功,朝廷对之轻徭薄赋;秦惠王时,因“白虎为害”事件,导致巴人内部的分裂;东汉至魏晋六朝,因朝廷加重赋税,又导致板楯蛮无数次“反叛”朝廷,最终使板楯蛮地区社会动荡,生产停滞,经济萧条,人民流徙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5.
张居正是我国封建社会末期最具盛名的改革家,其经济改革主要是清丈全国土地和推行一条鞭法,他提出“均赋役”的赋税思想,“以钱谷为考成”的理财主张,“节用爱民”、“以保国本”的财政观念以及“厚商利农”的生产观,这些思想对于今天整体经济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文献的数据中可以梳理出明王朝中后期的发展脉络。明朝初期,皇帝大臣经历战乱,了解民生困苦,尚能轻徭薄赋、勤勉于政事,政治也较清明。及至后来,上至皇帝,下至官员,以及皇帝身边的人,日渐腐败,荒怠政事。百姓遭逢年馑灾害,苦于重赋,难忍官府敲扑,揭竿而起。天下随之大乱。  相似文献   
7.
钱米并征是十国田税的特点,也是唐宋之际两税法变质的反映。十国时期,钱米并征在南方政权中普遍存在,这是唐代两税法中户税钱额向地亩的迁移,也是宋代夏钱秋米罐的滥觞。因此,十国田税对研究唐宋之际两税法税制变迁便具有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试论唐太宗的重农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探讨唐太宗重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儒家民本思想对唐太宗重农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出土简牍和历史资料对汉朝的土地税、人头税和徭役进行探索,指出汉朝土地税采用实物地租形式,按照土地数量、产量来征收;人头税以人和户为单位征税;徭役实质上是一种赋税,汉律规定了徭役的始役年龄及豁免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解读清代民国时期广西桂江流域现存有关水上交通与水利堰坝的碑刻资料,解析了桂江流域水上交通与商业运输等多个环节,以及桂江流域的农民、渔民、盐商、木商与行商、船户与船帮等围绕着河道、堰坝、鱼梁而产生的纠纷诉讼,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清代民国时期桂江流域以河流为中心的复杂社会关系,以及立体的流域社会图景;本文研究可为广西河流与交通历史研究提供两方面的启示:1.通过解析不同人群在诉讼纠纷时所使用的话语表达,可透视出清代民国时期不同产业在政府赋税结构中的地位及其从业人员社会地位的变动.2.以河流与水上交通为切入点,须历时性地综合分析桂江流域河流环境、多元生计模式人群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