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4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甄(真)贾(假)的谐音双关,是《红楼梦》的基本构思之一。作者通过三条甄(真)贾(假)的线索,来构建作品的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思想。其中,甄士隐和贾雨村主要用于构建作品的框架和贯穿故事的首尾;甄宝玉和贾宝玉主要用于塑造人物形象和寄托作者的思想;甄府、贾府主要用于展开故事情节和表现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2.
论贾府被籍没的时间与迎春的"一载赴黄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府被籍没的时间,在八十回后第三年三月十五日。贾府被籍没是巧姐“流落在烟花巷”的前提。如果将“流落在烟花巷”的荣府小姐认定为春,又将贾府被籍没作为“流落在烟花巷”的前提,两者有矛盾,不符合迎春的判词“一载赴黄粱”。迎春在八十回后第一年夏季被孙绍祖直接折磨而死。  相似文献   
3.
【教学背景】分析王熙凤的人物形象是教学《林黛玉进贾府》的一个主要环节。同样是分析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由于两次教学设计的着眼点不同。教学的效果也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4.
鸳鸯,贾府“首席大丫鬟”,在贾府数以百计的丫鬟侍婢当中,深得老祖宗贾母的宠信,地位无疑是最高的,然而丫鬟终究是丫鬟,身份卑微有如草芥。在《红楼梦》第四十六回里,鸳鸯原本有一个鲤鱼跃龙门的机会:嫁给贾赦做姨娘,由奴才变成体面的主子,可谓身价倍增,但她最终却选择了以死相拼,誓绝“美姻缘”。看客们忍不住要“怒其不争”了:从一个“普通员工”一下子可以麻雀变凤凰,成为“领导层”,这是多少人削尖了脑袋争夺的一桩美差事,  相似文献   
5.
正两国边境贸易如同《红楼梦》里破落的贾府拿家里的宝物同别人换吃换喝,这是当时境况的真实写照,为我亲眼所见。上个世纪90年代,苏联的轰然解体和中国的勃然崛起,成为深刻影响历史发展的两大事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苏联解体弹冠相庆,各国的社会主义者为之痛心或惋惜。其实政治与经济一样,也  相似文献   
6.
文琦 《科技智囊》2007,(2):82-83
在《红楼梦》所描述的众多女眷当中,我最喜欢两个人,一个是薛宝钗,另一个就是贾探春。说起来,在贾府的姑娘、媳妇中,真正姓贾的也就四位姑娘: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而探春则是这贾府姑娘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7.
曹雪芹在《红楼梦》文本中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贾赦、贾珍之流道德败坏、荒淫无度的腐败生活,真实地镜像了清朝贵族纨绔子弟"假礼假体面"、真败家的虚伪本性。  相似文献   
8.
《林黛玉进贾府》以林黛玉的出场为开端,在其视角的观照下,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贾府典型环境,运用不同的环境烘托了人物性格。本文抓住其中的几个"不同",通过比较突出特点,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以黛玉初进贾府的一天活动为线索,为我们清楚地展示了全书的典型环境,其生动传神的辞令艺术让人获得无尽的审美感受,充分体现了小说艺术美的生动内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