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2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385篇
理论与方法论   65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139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漳州师院学报》2021,(2):56-63
吟诵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对诗文进行学习、创作和欣赏的艺术形式,琴歌是古代在诗文吟诵的基础上配以音乐进行演唱的另一种艺术形式。闽南方言中保留了大量唐宋中古音的语音元素,运用闽南方言来演唱琴歌,从咬字发音和歌曲韵味上更接近于琴歌所产生的时代。以古代琴歌《长相思》为例,通过对比《长相思》的闽南语吟诵谱和琴歌谱,找出二者的异同,继而参考闽南语吟诵的语音语调来演绎《长相思》这首琴歌,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赵光 《科学之友》2004,(10):30-31
在印度德里城附近的夏麦哈洛里,矗立着一根公元5世纪铸造的巨大铁柱。这根铁柱高6.7m,直径约1.37m,用熟铁铸成,实心,柱顶有着古色古香的装饰花纹。据说这根铁柱是为纪念旃陀罗王而铸造的。但最令人惊异的是,铁柱在露天耸立了一千五百余年,经历了无数次的风吹雨打,至今仍没有一点生锈的痕迹!铁是最容易生锈的金属,一般的铸铁,不用说千年,几十年就锈蚀殆尽了。  相似文献   
3.
卡尔达诺的构造性几何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大术》第7章关于三项方程变换法则的几何证明的构造性特点分析,总结了卡尔达诺的构造思想,并按照其方法把他针对三项三次方程的证明自然地推广到一般三项方程.由此认为,卡尔达诺在《大术》中的几何证明大多区别于经典的综合证明,而属于以分析为基础的验证.他对涉及高次方程的几何证明一般是通过具体例子来展示一般方法,但是,他针对特殊情形的证明方法具有一般性.另外,在方法论上指出,古证复原方法也适用于历史上存在的几何证明.  相似文献   
4.
应国际古植物学会(Int’l Organization of Paleobotany)常委会和第7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组委会的邀请,我于2004年3月19~30日期间在阿根廷巴利罗切市(Banloche)出席了第7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IOPC-Ⅶ),出席本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的代表共120余人,近30个国家,主要包括美、英、中、德、法、日、捷、俄及阿根廷等。中国代表共出席11人,包括教育部系统4人(吉林大学3人、兰州大学1人),  相似文献   
5.
邛海位于西昌城郊东南,波光鳞鳞,风景优美。被誉为高原明珠,有许多名胜古迹,史书多有记载。  相似文献   
6.
嵇康一生都钟情于音乐 ,通晓各种乐器 ,尤其对琴有着迥然不同于其它乐器的特殊感情。在政治险恶的魏晋时期 ,嵇康苦闷的一生始终是琴声相伴 ,他借缕缕琴声诉说对人生的体验和思索 ,从而超脱琴外 ,达到生命的永恒。  相似文献   
7.
古土壤是古环境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育无不打上环境的烙印,众所周知,晋西北目前是干旱草原气候带.然而,地质历史时期,此地发育着多层古土壤层,1994年我们在晋西北考察中曾发现在地表以下3米以内至少发现有三层黑垆土,现将一小部分剖面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方德声 《科学》2006,58(2):28-28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6年2月24日报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与合作者于2006年2月9日的英国Nature上报道了世界上最早的霸王龙类——冠龙。冠龙化石产于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出露的石树沟组.地质时代大约为1.6亿年前。冠龙代表最原始的霸王龙类,把霸王龙类的确切化石记录提前了近3000万年。同时,冠龙化石也是已知保存最完整的侏罗纪虚骨龙类之一。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学生普遍不重视古诗词的学习,对古诗词的积累很少,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加强对中学生课外古诗词学习、运用的指导,主要措施:一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词;二是指导学生品味、赏析古诗词;三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专题研究;四是指导学生将古诗作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事寻找逝去的恐龙,他们深入到戈壁荒漠。狂风,暴晒,缺水,断粮,在远离火烟的科考营地.任何想到的和想不到的困难都会遇到.科考队员的生活就是这样刺激和危险,时时都会遇到挑战。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快乐你能想象得到吗?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汪筱林研究员,去感受一下在戈壁荒漠上的野外科考生活。[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