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凌寒一枝梅     
正【名诗回放】早梅唐·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作者名片】齐己(863年—937年)唐朝晚期著名诗僧。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潭州益阳(今属湖南长沙宁乡县塔祖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情景再现】齐己是唐朝晚期的一个和尚,他特别喜欢梅花。他的院子里种着几棵梅花树,他经常去锄杂草,修剪枝叶,精心养护。这一年冬天的一个早晨,他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推门一看,整个世界好像披  相似文献   
2.
函昰生于明末清初海崩山裂的大动荡中,他因高尚的人格和超群的佛学造诣,被尊为南禅宗一派曹洞宗在粤省的传人,同时又居岭南明遗民诗僧之首。他在问道庐山、示寂雷峰、布法丹霞和海幢期间创作的山水诗,以冰肌玉骨的峻洁、心领神会的禅悟展示了一代大师神韵特出、禅机四伏的空灵胸襟与艺术精魂。  相似文献   
3.
甲申之变可以看作遗民诗僧们诗歌风格的一个转折点。国变前,为诗更多表现个人思绪,诗歌风格趋于清冷幽静、自然诙谐;国变后,注重将个人感受与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结合起来,善为兴亡之作。这类兴亡诗表现了广阔的历史内容和深沉的兴亡之感。风格慷慨悲凉,忧愤深广。  相似文献   
4.
晚唐时期,一大批方外僧侣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这些诗僧继承贾岛等人的“苦吟”传统,并使之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高的创作成就。而“苦吟”之所以成为诗僧普遍采用的创作方式,并且形成唐代诗坛上一个特殊的创作群体,既与当时的普遍风气和创作传统相关,也有其不同于世俗诗人的特殊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散点透射的方法,聚焦于唐代诗僧文化中前人所忽略的两个问题:一是对僧诗所应包含内容的认识:一是诗僧对文人影响的强化。  相似文献   
6.
皎然之所以成为诗歌史上以"诗僧"命名僧人诗歌创作群体的第一人,归因于他僧人本位的身份意识。这种身份意识突出的表现在皎然的诗歌理想、诗歌创作和诗学著作中,蕴含着其处于唐代三教争衡和禅宗内部宗派分化的历史背景之下,立足僧人本位对诗、禅关系的深入思考。这种思考对"诗僧"的形成有不可磨灭的助益之功,诗僧的创作更是为"诗唐"增添了别样的风貌。  相似文献   
7.
晚唐五代诗僧齐己的咏物诗有近200首,占《白莲集》诗歌总量的四分之一。齐己借用植物的形变、品行感怀以扩展诗歌内容;借动物的特征与习性寄怀以加深诗歌内涵。齐己的咏物诗的创作方式是对传统诗学命题"物感说"的实践与继承,在唐代诗学史有特殊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名诗回放】绝句宋·僧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作者名片】僧志南:宋代的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出生年月、生活经历不详。这短短的一首诗,使他的名字在宋代诗史里占有一席之地。【难点注释】1.短篷:小船。篷指船帆,代称船。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对元代中后期诗僧的地域分布情况进行列表统计,发现元代中后期诗僧的地域分布极不平衡。进而对这种不平衡的原因进行分析,力图从宏观的角度去揭示元代诗僧群体在元代时期文学活动的边界。  相似文献   
10.
莲荷的君子形象深入人心,而这一形象却并非文人儒生所独有,在宋代诗僧笔下,以莲荷寄托情志、喻托己身的诗作层出不穷,丝毫不逊色于文人诗作.不同于文人以"君子莲"自况,宋僧将莲荷视为安禅写心的象征,以莲喻修行为佛教之义,咏物言志为赋诗之法,形成了独特的"禅者莲"形象.在思想层面,体现了诗僧平衡世俗与出世的理想人格建构;在诗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