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球不同文化交流日益加强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接受知识的方式已由传统的识读行为转变为多元识读行为,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已成必要。这对许多课程包括大学英语后续课程都带来了挑战。为应对此转变,有必要深入了解多元识读能力的内涵及教学理念,探讨其在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中的地位,并分析在后续课程内容设置时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田玉娥 《甘肃科技》2012,28(3):76-77
在电子电工专业的学习和生产实践中,安装电工与维修电工等人员都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电路图.电路图中各种电气设备的用途、作用和工作原理,是电气线路安装、调试和维修的理论依据.要正确识读电路图,应从先了解与机械相关的知识,后掌握识读电路图的方法.识读电路图时应先识读主电路,后识读辅助电路.  相似文献   
3.
汽车电子产品占整车价值的比例已由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5%上升到目前的25%,并且中高档轿车已占30%以上,有关的市场调查报告分析,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增长,目前在一些高档汽车中电子产品的价值含量已达50%,汽车电子产品的维修占整车堆修的比重也会大幅增大。正确识读和理解汽车电子电路,是正确使用,分析并判断汽车电子产品故障的基础,对于汽车电子产品的维修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怎样识读MIT-BIH中的心电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的心电信号(ECG)研究中,需要有一个权威的心电图检测标准,而MIT-BIH就是全球应用广泛的权威心电数据库之一,因此,学会识读其中的心电数据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焦娜  岳亚锋 《科技信息》2011,(26):13-13,15
本文从工程造价专业(高职)"结构施工图识读"课程的一线教学实践出发,分析实践教学条件、理论知识转化、教学效果检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设计包含柱、梁、剪力墙的钢筋骨架绑扎以及技术交底等四个环节的结构施工图识读课程CDIO三级项目,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践条件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首先在工程造价专业(高职)中试点、改进,并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职)推广、实施,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结构施工图识读课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多模态识读能力即多元读写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语言文化多元化和交际技术多样化,英语类专业学生的多模态识读能力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通过分析英语类专业学生的多模态识读意识和水平,探讨英语类专业学生多模态识读能力培养和提高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干涉图像识读的图像处理技术-形态学算法。通过选择合适的结构元素和变换形式,此算法可以自动实现对干涉条纹的特征提取。作者详细阐述了此方法的算法实现,并给出了高精度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8.
王素秋 《科技信息》2014,(2):116+118
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蓬勃发展和社会对人才专业技能多样化的需求,各职业学校推行相应的课程改革,《外文图纸读绘》课程是我院为了适应苏州地区以民营、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为主的就业环境、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为大专毕业班学生专门开设的一门专业课。这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没有出版的教材,没有书面的、系统连贯的理论知识,本文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踪灿 《科技信息》2009,(33):350-350,314
变电所二次展开图在变电所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变电所二次展开图的特点、规律,重点介绍了二次展开图的识读方法.以便变电所值班员和检修人员熟练掌握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高职一年级学生一学年三次PPT任务共18件作品为语料,从PPT的语篇类型和模态运用特点角度分析了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研究表明:学生使用最频繁的模态是文字、图像和版式,但是对这些符号如何相互作用、共同构建意义认识不足;学生整体多元识读意识和能力较弱。尽管如此,经过教师指导,学生还是在信息搜索与处理、图片运用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PPT多模态语篇能提高英语课堂的利用效率,是培养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有效方式,但教师必须发挥积极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