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邓骞 《科技智囊》2006,(6):26-31
自今年“两会”召开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像热浪一样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开来。作为居住在北京城里的笔者,每日打开电视、翻阅报刊、上网浏览讯息,所闻所见此方面的报道比比皆  相似文献   
2.
郭晶 《科技信息》2011,(23):418-418,406
传播活动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其中有许多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传播效果的获取和形成。传播效果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至受众而引起受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的变化。全世界电影奖项无数,但奥斯卡却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成为其中领跑者,原因有多方面。本文结合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创办奥斯卡奖80多年来的历史,从传播效果的形成因素方面深入考察奥斯卡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大的关注度和影响力的原因,为世界各国传播本民族电影文化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3.
刘玲 《科技信息》2009,(31):258-258,235
父母效能训练(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兴起的一种针对父母的教育训练方法,是美国心理学家戈登(G.T.Gordon)提出的,旨在通过"教给父母采取积极倾听的方式来了解孩子的需要,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家长训练方法"。近年来,这种训练方法在我国很多地方也引起了积极反响。本文主要从道德心理学的视角对这种方法进行理论评述,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其学术价值,而且对推动家庭道德心理学的科学实践具有积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讯息传媒迅猛发展,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探索网络时代讯息特征,研究开放时代教育的特征,确立新的教育观、人文观,新的课堂呈现方式,尤其是研究网络时代外国文学教学和科研的特点、规律,彰显文学的人学功能,凸现课堂教学的研究式、讨论式、自主合作式教学方法,对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新文学批评观念,提高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麦克卢汉四大媒介理论:延伸论、讯息论、冷热论、地球村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争议。这些充满预见性的理论在如今扑面而来的数字时代、网络生活、虚拟现实、信息高速公路下似乎"不辩自明"了,当前重新认识和研究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正逢其时,这是理性的回归也是历史的必然。该文通过对麦克卢汉四大媒介理论的历史研究成果的分析与总结,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在当今时代突显的内涵和价值,探讨肯定了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前景。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范围的"汉语热""中国热""中国文化热"的大背景下,以传播为论题中心、以系统为主要方法,并兼及其他的科学理论与方法,重点对中国文化传播中一向不太被关注的传者和讯息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面阐发.通过解析中国文化传播者的文化素质与知识结构,挖掘向外传播的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探寻中国文化传播的渠道、方法、方式等等,以获得对中国文化传播有一整体认识和综合理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