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训政前期五院制下的监察院是行使弹劾和审计职能的机关;在党治之下,党义是指导监察活动的指南针,国民党可干涉监察活动,监察院的组成及变更均由国民党决定,所以,监察院权力有限。  相似文献   
2.
地方党政矛盾是一个顽疾,国民党在训政前期曾力图消除它,并提出了各种措施和设想,但未奏效。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地方党政体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国民党一党训政的政治体制随着抗战接近尾声,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政治出现了两种政治力量及其代表的武装力量并驾齐驱的局面,这种二元化的政治格局为战后中国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实现由训政向宪政的制度变迁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契机,中国各党派甚至一度看见了宪政的曙光。然而因为制度变迁主体的缺失、制度本身的缺陷和制度实施机制不健全,导致跃向宪政的制度变迁最终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4.
国民党的党治存在时间和结束训政、实施宪政问题,是1949年以前有关党治理论和制度研究中争论最激烈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漳州师院学报》2017,(1):92-96
在实践情境下,国民党诸派别对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作出了各自的阐释。流行观点认为诸派别是对孙中山的"背叛"或"另起炉灶",实属罔顾历史情境的主观臆断。事实上,从诸派别训政阐释的基本内容来看,他们既继承了孙中山训政思想的核心观点,又表现出各自的个性特色。考诸中国近现代百年训政史,可以肯定诸派别对于训政理论的发展作出了不容忽视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