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植物志》第二版驼绒藜属、扁核木属学名的订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内蒙古植物志》第二版的驼绒藜属和扁核木属的学名进行了订正.驼绒藜属正确的学名是Krascheniniikovia Gueldenst..扁核木属Prinsepia Royle.是一单种属,仅含一种:P.utilis Royle.,不能将蕤核属Plagiospermum Oliv.并入该属,《内蒙古植物志)第二版原扁核木属植物(2个种),实为蕤核属植物.此外,对这两属在内蒙古分布的种进行了种名的订正.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下灰绿藜叶片光合特性与叶绿体离子调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NaCl处理后,灰绿藜整个叶片内N^+a和Cl&-积累,但叶绿体内仅少量增加。叶绿体与叶片的K^+浓度都降低。  相似文献   
3.
4.
对白菜型春油菜3个品种(系)角果生长特性进行了3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果身长度在开花后15d基本定型,果身宽度在开花后20d基本定型,果喙长度与果身长度定型时间相同。果壳鲜重和干重在开花后25d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6.
为了研究不同生境对藜麦发育的影响,以不同产地的藜麦种子为研究对象,筛选显著差异代谢物质和相关代谢通路,利用GC-MS平台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分析了青海都兰县和四川盐源县两地产出的黑藜、红藜、白藜种子的代谢轮廓,将原始数据经XCMS online平台预处理后进行后续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海都兰县和四川盐源县两地的黑、红、白藜麦种子的代谢特征均不相同,其中红藜麦种子与白藜麦种子差异较大,而黑藜麦种子差异最小;红藜存在显著差异,共有特征峰570个,上调物少于下调物;黑藜差异最小,上、下调趋势与红藜一致;白藜差异较大,上、下调趋势与红藜和黑藜相反,共有特征峰486个,上调物质多于下调物质;不同生境对藜麦的影响较大,黑藜和红藜更适宜在青海都兰县种植,而白藜更适宜在四川盐源县种植。研究结果可以指导青海都兰县和四川盐源县两地藜麦的栽培育种,也为深入研究藜麦的抗逆性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藜麦因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广泛的适应性而被世界各地引进种植,为探讨藜麦秋季种植及将其作为观赏植物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试验选取了Q1~Q13共13个材料进行秋播,通过对各材料生育进程、性状表现和单株产量的观察测定,研究秋播藜麦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观赏特性。结果表明:秋播藜麦生育期较长,或不能成熟,各生育阶段中,灌浆至成熟所需时间最长;秋播藜麦植株较矮,茎细、分枝少,穗较短,单株产量较低,不同材料之间差异较大;藜麦观赏性则主要体现在株型、穗型和叶片、茎秆、穗的颜色上,多数材料在显穗至成熟期观赏特征明显,不同材料叶色、茎色、穗色差异较大。试验初步筛选出Q2、Q4和Q6具有较好的综合性状,可进一步扩大田间试验,为丰富藜麦种植模式及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以藜蒿茶为材料,运用正交设计研究了藜蒿茶不同溶剂浸提液在不同条件下对6种供试菌种(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产气杆菌)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90%乙醇溶液在95℃温度下浸提75 min所得浸提液对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气杆菌与普通变形杆菌的抑菌环分别达到最大,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环具有较高值,因此该条件抑菌效果较佳;水提试验显示,蒸馏水在85℃的温度下浸提2 h,所得浸提液抑菌效果最好。分析表明藜蒿茶浸提液对不同细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但对不同细菌的抑制效果差异并不显著,说明其具有广谱抑菌效果。在6种供试菌中,藜蒿茶浸提液对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最小,说明其对大肠埃希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 反相硅胶和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技术对藜(Chenopodium album L.)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 得到4个黄酮类化合物, 分别
为槲皮素3-O-芸香糖苷(1)、 芹菜素6,8-二-C-β-D-葡萄糖苷(2)、 槲皮素3-O-[α-L-鼠李糖(1→4)-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3)、 异鼠李素3-O-[α-L-鼠李糖(1→4)-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4). 其中化合物2、3、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