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5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9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0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浙西南的环敕木山一带,是畲族迁徙到浙江省境内最早的聚居地,这里的畲族妇女传统“雄冠式”头冠,极具民族特色,整体造型呈三角形,用木、布、银等装饰材料,表现出凤凰吟啭的形态,造型精美,色彩斑斓,蕴含着对祖先图腾的崇敬。通过具体描述其头冠的制作、佩戴方法以及佩戴习俗,力求完整地再现浙西南的环敕木山一带畲族妇女“雄冠式”头冠所承载的畲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唐宋时期峡江地区“击鼓焚山”的民俗活动是远古时代尚巫之风的残存,其目的是为烧龙祈雨以禳除旱灾;而“烧畬下种”则是自远古“刀耕火种”传承下来的一门农耕技术,但由于“占卜伺雨”的仪式亦使它带上了一些巫风色彩。二者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小说《边城》描绘了一个原生状态下美丽的边城茶峒,那里有优美、宁静、和谐的自然生态;有端庄、古朴、俗美的民居民俗;有厚重、质朴、纯真的民风民情。整部小说充满了浓郁的湘西乡土味和乡土情,展示了生态意义上的自然美、民俗美和人性美。  相似文献   
4.
汉民族是农业民族,人们世世代代以农为业。农业以土地为本,作为心理的一种沉积,人民重视土地,安土重迁,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作为特殊公建的殡仪馆建筑,体现着对人的关怀:死者的安息,生者的哀思,所以较之物质功能,其精神功能更为重要。而且,各地的风土人情各有区别,这是殡仪馆建筑设计应该区别对待的。  相似文献   
5.
6.
西山苍苍,南国荡荡,联合隽彦,大学泱泱。云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其前身是1968年成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理化系,经过几代人的呕心沥血,孜孜不倦的努力,秉承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已经走过了66个春秋。学院现有的2个系6个教研室、4个研究所。专职教师66人,其中教授20人,  相似文献   
7.
民俗风情对文艺创作有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文艺民俗学因之而成为文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民俗”在民间创造和传承过程中具有集体性、传承性、神秘感及地域时代差异。民俗与文艺的结合与互动,缘于人类把握世界和表达自我的共同需要,是一种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层的普遍性文艺现象。民俗从内容描写上的渗入与补充、形式构成上的影响与借鉴两个方面对文艺创作产生影响,体现出自身的多重艺术价值。强化文艺的民俗倾向,是民族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商业发展概况、农村与城镇市场、民族贸易与区域间市场、对外贸易与边境市场、货币流通与市场物价、商人与商人资本等6个方面对近20年来的西南古代商业贸易与市场发展史研究进行综述,以便查漏补缺、纵横比较和加强对在近代仍有影响因素的集中研究。  相似文献   
9.
鲁迅小说中的民俗描写是其创作题材的一个重要方面,鲁迅以冷俊的目光,透过这些具体的民俗世相,对旧民俗民风、礼仪制度、伦理道德、文化意识等进行了深刻的透视、揭露和批判。揭示了传统民俗的劣根性。  相似文献   
10.
春秋战国各国历法不一,五月五日禁忌原是北方晋、齐等国的习俗,后来才影响到全国,它原本与屈原没有关系。在汉末至南北朝时期,北方厌胜之术与南方救屈原结合起来,才形成了完整的端午节风俗。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的竞渡在唐代风行于南北,端午风俗在唐代才基本定型;端午使屈原永远活在民俗和民间文化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