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3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事执行程序中被害人地位现行法律缺乏明确规定,本文主张应明确规定被害人在刑事执行程序中的当事人地位,并相应地赋予其获得通知的权利、陈述意见的权利及参与监督的权利等。  相似文献   
2.
原告主体资格难以确定问题是环境公益诉讼这一保护环境的良好机制难以展开的一块“硬伤”。基于此点考虑,以改革诉讼理念为基础,提出在实践上借鉴美国公民诉讼制度中的“事实损害标准”以及参考美国环保团体参与公民诉讼的相关规定,以期发动环保团体的力量,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王珂  晏庆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4):97-100
刑事和解是二十世纪中叶出现的一种刑事思潮,被认为是刑事诉讼价值多元化的产物。我国的一些学者也对刑事和解作了初步的研究,而且目前司法实践中也出现了刑事和解的尝试。从刑事和解构造的两造出发考察刑事和解,对构建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现行的申请再审制度吸收了国外再审之诉的某些规定,明确地将申请再审权具体化为诉讼权利,完善了再审的法律机制。但我国目前的申请再审仍混杂了审判监督程序的因素,呈现了极强的国家干预。应对市场经济对诉权的需求,应吸收外国再审之诉的规定,从而完善我国再审程序。  相似文献   
5.
尹丹丹 《奇闻怪事》2010,(8):36-37,32
犯罪被害人是指受到犯罪人犯罪侵害遭到损害的人,具有犯罪被害性、犯罪和被害的互动性,有时还具有可罚性或可责性。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存在无关联和有关联两大模式。犯罪被害预防有社会被害预防、群体被害预防、个体被害预防三个层次和被害前预防、被害中预防和被害后预防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松花江污染事件充分体现了现代型诉讼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冲击,凸现了现行法律在案件受理范围、原告资格等规定方面的局限性和相关制度的缺失。围绕北大师生提起民事诉讼一事,可以从诉权的角度论证松花江污染事件中究竟谁有权提起民事诉讼,应否在公益诉讼中引入濒危动植物等自然物作为诉讼主体等问题,以满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实需要,这也将有益于推进中国司法理念的更新和审判制度的改革,特别是推动正在进行修订的民事诉讼法。  相似文献   
7.
《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着重对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再审程序进行了修订:提高了再审法院级别,细化了再审的法定事由,明确了人民法院接受抗诉裁定再审的时间期限等。但是,修正案也遗留了一些问题,比如启动再审程序的主体过多,未规定再审诉权,未限制再审次数,没有审前和解制度等。希冀在民事诉讼法全面修订时,可以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8.
王昕 《科技资讯》2009,(28):204-204
行政管理,是国家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行政活动以及内部事务的组织管理活动的总称。行政诉讼救济制度的完善,对于更好的进行行政管理,发挥政府职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切实保障原告诉权,构建有效的执行体制,强化行政首长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对《行政诉讼法》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意见,并论述了《行政诉讼法》的完善对于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实现的作用。加强行政管理,提升政府公信力,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很多中国学者鼓吹沉默权,但对于沉默权的危害未引起足够警惕:违反宪法,破坏其伦理内核;引起思想道德混乱,加剧信仰危机;堵塞诉讼信息源流,削弱对被害人利益的保护。这导致人们对沉默权高估其利,低估其弊。不与“如实回答”义务相协调的沉默权,有害于中国提高刑诉效益和防控犯罪。  相似文献   
10.
运用现代诉讼制度中的积极因素,创造性地加以完善、改进行政审判方式,是行政审判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此,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依法保护诉权,及时正确收案。要重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充分发挥法庭的职能作用,完善审判方式与依法办案的关系,提高诉讼效益,保证行政诉讼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