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2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99篇
教育与普及   1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55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9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矿井索车优化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驱动轮和尾轮的设计、钢丝绳直径的选择计算、托绳轮间距的确定、绳卡的设计、张紧力和张紧行程的确定、互锁问题的解决等。  相似文献   
2.
3.
用似双重介质模型进行岩体应力与渗流耦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宏观裂隙按裂隙渗流模型分析,微观和细观裂隙按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处理,给出了一种非线形耦合分析模型-似双重介质模型。基于该模型导出了岩体应力场与渗流场的非线形耦合分析有限格式。通过对煤矿矿井突水预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和实用的,并给出了一些有实际应用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煤的耗氧速度及其影响因素恒温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耗氧速度是评价煤自燃性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相同温度下煤的耗氧速度和氧浓度成正比,但据此计算的耗氧速度与实际偏差有很大,在不同温度和氧浓度水平下对煤进行等温氧化实验,推导出据等温实验测算煤氧化反应的级数和反应速度常数的公式,从而能确定相同温度下氧浓度与耗氧速度间的函数关系,该关系式能更准确地反映煤氧复合过程的耗氧规律。等温实验研究表明,煤氧化反应的平均级数通常不为1,反应级数和速度常数都是温度的函数。  相似文献   
5.
通过讨论矿井回风大巷断面与矿井生产营运成本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一种优化设计矿井回风大巷巷道断面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美国塔夫茨大学研究人员认为,像草莓和水越桔这样的浆果能够延缓大脑衰老并能保护大脑不受放射性照射作用的损害。科学家们是通过对小鼠的长期实验得出的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7.
大家都知道“衰老”。 那未端粒是什么呢? 端粒与衰老又有什么关系? 把话扯得远一点。人年岁大了,头发变白了,皮肤起皱了,腰杆弯曲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这致命的老化现象。 诗人李白对衰老颇有感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一千多年过去了,多少的感叹,多少的无耐,人,总无法了解衰老的真谛!  相似文献   
8.
9.
绿豆子叶衰老过程中线粒体膜对几种氨基酸的透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线粒体膨胀技术就不同衰老程度的绿豆子叶线粒体膜对氨基酸的透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绿豆子叶的衰老,离体线粒体膜在脯氨酸、丝氨酸和甘氨酸等渗溶液中的膨胀率从2d龄至5d龄子叶逐渐下降,5d龄时,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已受到明显破坏,文中对膨胀率下降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甘肃科技纵横》2002,31(4):53-54
自然的启示 长生不老的愿望只能通过人类去探索才能实现.但是,在一般人的思想中总是固执地认为,有生必有死,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既然衰老是一种规律,而不是定律,那么形成这一规律的本质一定是有因可寻的生物学现象,因此也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查明这一规律的本质,就能按这一规律去设计出使人返老还童和长生不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