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1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边婧  房进辉 《科技信息》2007,(26):258-258,271
在生理条件下,人体内的止血和凝血系统与抗凝血和纤溶系统,相互制约,但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病理情况下,无论哪一系统的作用发生异常,都可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止血和血栓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近几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临床各科几乎无一不涉及止血-血栓问题。血凝试验不但应用于出血性疾病的筛选与确诊,还应用于对各种血栓性疾病与血栓前检查和预测,DIC的实验诊断以及对各种抗凝治疗患者的用药指导和预后估计等。例如,内科领域中由于肝细胞损害造成肝脏的广泛出血,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栓形成严重的心肌梗塞及脑梗塞;由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引起多发性血栓形成等等。异常出血和血栓形成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异常出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发生率为0.05—4%,而在心脏手术中则高达12%,严重时可导致手术失败,病人伤残,甚至死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总之,在血液病、糖尿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对5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测定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等指标,并与62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较.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组的血浆HCY水平和凝血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且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组中高血浆HCY水平患者的比例较对照组有显著的提高(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致病因素之一,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因可能是血浆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根据曲克芦丁的性质,采用以乙醇为润湿剂湿法制粒工艺,改善了压片过程中的片重差异大和拉模现象。该工艺方法简单、成本低、易操作,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际和国内筛选蛋白所用的技术主要是噬菌体展示技术和酵母双杂交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在抗体的筛选方面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实验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展示出血栓病人的抗体,形成对血栓病人的抗体库。并从中淘选出能与血栓降解产物之一的D-二聚体有特异结合作用的抗体Fabp13。抗D-二聚体的Fab在XL1-Blue中得到可溶表达。再利用抗D-二聚体抗体进行竞争ELISA检验,证实p13具有抗D-二聚体的活性。从而我们筛选得到了抗D-二聚体抗体Fab p13。  相似文献   
5.
探讨女性肿瘤患者治疗中出现的特殊心理变化以及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和护理措施,本论述回顾性分析了13例妇科肿瘤术后急性下肢DVT患者和15例DVT倾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原发病多为盆腔恶性肿瘤,特别是子宫内膜癌的肥胖、中老年妇女容易发生DVT。同时发现13例患者中有10例保守治疗,6例选择手术联合抗凝溶栓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无并发症再发生,治疗2~3周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复查彩超证实下肢静脉再通,无并发症发生。因此通过临床早期护理,手术前后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血栓再发,促进后期再通都是治疗DVT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7.
创伤性失血是急救领域的重要挑战,可导致凝血-抗凝系统紊乱,云南白药保险子是中医经典急救药物,兼有止血和抗凝的功效。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急诊中心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前瞻性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对保险子的止血疗效进行评价,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血红蛋白下降值、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FBG)、输血率,预后出血/凝血不良反应等。结果显示,保险子组(n=27)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血红蛋白下降值、输血率、PT以及预后出血/凝血不良反应均显著小于对照组(n=24),保险子组FBG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保险子能够维持机体凝血-抗凝系统的平衡,在显著降低出血量的同时,兼具抗凝的功效,可预防创伤性凝血病,减少预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9.
在光镜水平上研究了鲫鱼外周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结果发现在鲫鱼外周血中可看到红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血栓细胞,未发现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描述了上述各种血细胞在光镜下的形态和显微结构。污染后鱼体中淋巴细胞的显著增加,单核细胞增多,伴随着血栓细胞和嗜中性细胞的显著减少是鱼体短期(96h)接触Cu~(2+)后变化的一个指示。这个研究结果同时也被白细胞数量的变化特征所证实,即白细胞在通常的温度污染条件下增多,以抵抗可能由Cu~(2+)所引起的机体感染,从而来保护机体。  相似文献   
10.
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16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超声对116例下肢静脉血栓病人的诊断和疗效观察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116例病人经抗凝、溶栓治疗一周的复查、超声示血栓段静脉管腔缩小血流通畅,血栓再通.结论:超声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提供了早期、无创、高敏感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