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1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9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余仙 《科技信息》2007,(29):162-163
以传动比分配与确定作为带传动、齿轮传动设计的主线,以润滑方式选择作为轴和轴上零件结构设计的前提,以键的选择和轴承寿命计算作为轴结构尺寸的设计依据,以力的叠加原理作为轴强度校核、轴承寿命计算中方向未知力的处理是机械零件课程设计的常用原则。  相似文献   
2.
新型发酵机的原理方案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系统功能出发,采用形态学矩阵的方法(是提出设计预选方案的有效方法),列出了实现每一个功能的子方案及其优缺点。经过组合,提出了发酵机设计的三个方案,通过方案比较得出了新型发酵机设计的最优方案,提出了双向螺旋搅笼的新型结构,这对于新型发酵机的设计、制造将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耀祖  俞萍  何芸 《甘肃科技》2002,18(6):11-11
蜗轮、蜗杆传动是用来传递空间相互垂直而不相交的两轴间的运动和动力的传动机构。由于它具有传动比大而结构紧凑等优点 ,所以在机床、冶金、矿山及起重设备等的传动系统中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有一定的自锁性能 ,故蜗轮蜗杆减速机也自成一体系。在这广泛的领域中 ,使用时蜗轮、蜗杆由于磨损需更换或出现意外损坏要更换等 ,都对保证整台机械设备正常运行 ,不至提前报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对圆柱形蜗轮、蜗杆的快速测绘设计在设备的保养、维修领域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也对延长固定资产的再投入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具有…  相似文献   
4.
5.
球面二次包络弧面蜗杆传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避免蜗杆“根切”和“变尖”的条件下,减小蜗杆的喉径,提高蜗轮付的啮合效率及蜗轮轮齿强度,改善其结构的不合理性,已成为当前对“多头小速比”包络弧面蜗杆传动啮合原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一种新型包络弧面蜗杆传动——“球面二次包络弧面蜗杆传动”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所得的结论表明,采用该传动对解决上述问题可以获得十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修形ZI蜗轮滚刀齿形误差的计算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滚刀设计参数和铲磨工艺参数对齿形误差的影响,提出了变砂轮中心高铲磨新工艺,为增加滚刀齿形合格长度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个在微机上开发的蜗轮滚刀自动设计系统。该系统可完成蜗轮滚刀刃形设计,结构设计与工作图生成的全部工作。文中主要介绍了自动设计系统的组成与环境,。各模 功用,并给出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对蜗轮体零件进行较详知的分析基础上,运用尺寸链原理和六点定位原理对蜗轮体半园凸台夹具作了定位误差分析和定位精度计算,证实了该夹具设计的可靠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提高减速器的设计质量是保证机械设备设计质量的关键,将QFD(质量功能配置)与AHP(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提出了面向用户需求的减速器概念设计的新方法,完成了相应的软件设计,对减速器的概念设计提供了更科学、更合理的手段。通过实例应用,设计结果充分体现了用户的需求,获得了最优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理论求得动态出口速度的模型,以6层的前向神经网络实现模糊过程使系统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能根据列车的实际溜放情况自动调整减速器出口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