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元  黄健  陆滢 《广西科学院学报》2012,28(1):88-89,92
基于B/S模式,设计一个蛤蚧鸣声数据库系统,用于记录并管理蛤蚧鸣声及生态环境数据信息。该系统支持智能终端录入、查询、管理和发布包括mp3、wav、avi、jpg等格式的多媒体数据文件,可以上传数据至互联网服务器,实现异地同步数据分享。  相似文献   
2.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也影响到人体的生理变化,如春温、夏热、秋燥、冬寒等。饮食要顺应这种变化,才能更好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 冬天天气寒冷,应予温热之品,温暖人体,如胡椒、柿子椒、花椒等。如果不注意天气的变化,过多地吃寒冷之品,如苦瓜、冬瓜等。则会雪上加霜,对身体无益。 冬天万物封藏,大都处于休养生机的冬眠状态。冬季进补,可以填精补髓,补益人体,为来年打好物质  相似文献   
3.
蛤蚧卵巢结构和卵泡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镜和电镜对蛤蚧卵巢结构和卵泡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成年蛤蚧卵巢由生殖基,卵巢壁和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所组成,卵原细胞位于生殖基内,每一卵巢仅有一个生殖然,卵泡发育整个过程经历卵原细胞期,初级卵泡期,生长卵泡期的成熟卵泡期4个时期。在生长儿泡期,同形滤泡细胞转变成为形态和各功能各异的3种细胞-小细胞,喑细胞和梨形细胞;随后再由异形细胞变为同形细胞,这种现象是鳞类爬行动物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蛤蚧端脑皮质加厚区的细胞形态及纤维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olgi法对蛤蚧皮质加厚区的细胞形态和纤维联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皮质加厚区有圆形、星形、梨形、梭形和不规则形等细胞,主要以梭形和不规则形细胞为主;2.皮质加厚区存在环状细胞丛簇结构,这种结构与前背侧室嵴嘴外侧区的基本相同;3.皮质加厚区与前背侧嵴嘴外侧区、尾外侧区和纹状体(Pth-ADVRrl-ADVRcl-Str)存在着广泛的纤维联系。  相似文献   
5.
采用离体脑片技术与电生理技术,观察记录蛤蚧端脑离体脑片ADVRrl的自发电活动特性。实验结果按放电形式和特征可归纳为随机发放、阵发排放、周期性排放3种类型。它们可能是ADVRrl内某些完整回路或不完整回路或回路中的某一片段单位自发电活动的外在表现,也有可能是某一丛簇的整体电活动。此外,ADVRrl总体自发水平较低,高发放单位数量较少,可能是ADVRrl内部GABA能神经元抑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运用HRP逆行标记技术,对蛤蚧(Gekko gecko)离顶盖通路中丘脑圆核(Rt)到端脑前背侧室嵴(ADVR)投射的具体模式和局部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蛤蚧丘脑Rt前、中部的腹外侧区传出纤维,沿外侧前脑束(lfb)前行至前联合(ca),少数纤维交叉至对侧,多数仍同侧前行,末梢到达ADVF嘴外侧区核心部,投射模式为双侧投射。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HRP顺、逆行追踪技术,对蛤蚧(Gekko gecko)前背侧室嵴(ADVR)嘴外侧区纤维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DVR嘴外侧区核心部的传入纤维来自双侧丘脑园核(Rt)前、中部的腹外侧区;ADVR嘴外侧区与尾部在室周带中有广泛分布的环路存在;ADVR嘴外侧区核心部-皮层加厚区环路是联系两条视觉通路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广西蛤蚧的分布及生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3月至1994年12月,调查了广西蛤蚧的生态和分布,调查结果表明,广西是我国蛤蚧的主要产区,蛤蚧广泛分布于广西8个地区,50个县(市)的300多个乡(镇)的石山中,蛤蚧的繁殖期是5月~7月,每年产卵1次,每次产卵2枚,有两种不同的卵,即当年孵化卵和越冬孵化卵。  相似文献   
9.
10.
两种蜥蜴类动物胃肠道嗜银细胞的形态学观察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龙桂开银浸法,对变色树蜥和蛤蚧胃肠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作了观察和比较。嗜银细胞的形态在两种蜥蜴中大致相同,有锥体形、三角形、长梭形等。变色树蜥嗜银细胞以幽门部密度为最高,直肠最低;蛤蚧以十二指肠密度为最高,回肠最低。结论两种蜥蜴类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分布既存在着一定共性,体现了两者消化生理的共同点,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