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3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51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116篇
教育与普及   4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91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253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说蛋白质     
乔乔,多吃点鱼肉,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我不爱吃鱼肉!我也不需要蛋白质!宝贝,人体需要蛋白质,你该知道蛋白质对于我们而言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2.
《前沿科学》2015,(1):90-91
2014年在西非爆发的埃博拉病毒(Zai re ebolavirus,ZEBOV)疫情,到目前已造成2万多人感染,超过9000人死亡,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疫情最严重的一次爆发。尽管现在疫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再次爆发的风险仍然存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张波课题组对历年来所有埃博拉疫情中的ZEBOV进行了分子系统进化和全基因组选择压力的综合分析,在2014年西非爆发的ZEBOV分子进化研究中取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强筋小麦在冀东地区对不同播期反应差异,2016~2017年在大田条件下,以强筋小麦津农7号和中麦1062为材料,设置3个处理播期,分别是10月10日(SD1),10月15日(SD2)和10月20日(SD3),以10月5日为对照播期(CK),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强筋小麦产量和籽粒蛋白质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降低;(2)产量最高值出现在10月10日这一播期,早播或晚播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3)籽粒蛋白质质量分数随播期的推迟而提高,播期推迟有利于提高籽粒蛋白质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4.
综合评述了疏水相互作用色谱法(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HIC)的理论及其在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的LexA与其靶位点的特异性结合的特性。方法:以PCR法扩增PA的LexA基因,将其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2b(+),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采用镍离子亲合柱层析和Superdex-75凝胶过滤层析分离和纯化目的蛋白,以含推定LexA结合位点的片段CTGTN27ACAG为探针,用凝胶阻滞试验检测LexA蛋白与探针序列结合的能力及特异性。结果:构建了pET22bLexA重组质粒,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率约为25%,获得纯度大于95%的目的蛋白;CTGTN27ACAG能与LexA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结论:推定LexA结合位点CTGTN27ACAG能与PA的LexA蛋白特异性结合,可能是LexA蛋白的结合靶位点。  相似文献   
6.
这本书涉及了蛋白质在溶液中的相转变、自组装和聚集行为等问题。其主要目的是向跨学科的读者介绍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书中主要讨论了蛋白质优质结晶的问题,指出其瓶颈在于晶体的成核。由于蛋白质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因此非常有必要培养出优质的晶体来确定其结构,其中遇到的主要挑战是确定具备最佳成核条件的溶液初始状态。  相似文献   
7.
Based on high-throughput data, numerous algorithms have been designed to find functions of novel proteins. However, the effectiveness of such algorithms is currently limited by some fundamental factors, including (1) the low a-priori probability of novel proteins participating in a detailed function; (2) the huge false data present in high-throughput datasets; (3) the incomplete data coverage of functional classes; (4) the abundant but heterogeneous negative samples for training the algorithms; and (5) the lack of detailed functional knowledge for training algorithms. Here, for partially characterized proteins, we suggest an approach to finding their finer functions based on protein interaction sub-networks or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defined in function-specific subspaces.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lessen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by properly defining the prediction range and functionally filtering the noisy data, and thus can efficiently find proteins’ novel functions. For thousands of yeast and human proteins partially characterized, it is able to reliably find their finer functions (e.g., the translational functions) with more than 90% precision. The predicted finer functions are highly valuable both for guiding the follow-up wet-lab validation and for providing the necessary data for training algorithms to learn other proteins.  相似文献   
8.
科普之窗     
《安徽科技》2004,(10):54-55
  相似文献   
9.
10.
变性剂诱导的多结构域蛋白质变性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蛋白质变性的构象渐变模型出发,分析了多结构域蛋白质变性过程的特点,用吸附动力学方法得到了可描述多个结构域变性的关系表示式,特别对典型双结构域蛋白质变性过程予以较详细的讨论。通过对比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观测结果,发现在一定参数条件下两者符合较好,从构象渐变的观点,对双结构域蛋白质变性过程中出现双S形变性曲线的原因做出了解释,同时对变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