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1篇
系统科学   58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多连杆悬架的基础知识,并对其自由度进行计算.根据ISM方法,对多连杆悬架设计问题做初步探讨,并建立了一个多层次评价设计体系.同时结合一种四连杆悬架机构,运用ADAMS软件对车辆前后悬机构进行虚拟样机建模,并采用INSIGHT对悬架机构优化设计,进行运动学分析.  相似文献   
2.
3.
《中国科技成果》2007,(8):53-53
由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开展的国家863计划“双馈变速凸极同步电机”课题(编号:2001AA512050)研究,成功实现了凸极同步电机变速恒频恒压的新技术,开创了双馈电机的新方向,为在大型水电、抽水蓄能、风电等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在风速、同步发电机负载变化情况下,液压蓄能式风力机组并网转速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并网转速控制方法——解耦广义预测优化控制方法(Decoupled Generalized Predictive Optimization Control, DGPOC).首先,DGPOC利用基于广义预测的前馈解耦方法解除变量马达摆角和蓄能器比例阀开度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而调节蓄能器比例阀,依靠蓄能器吸收波动流量,同步调节变量马达摆角实现恒转速控制,解决因风速、同步发电机负载变化引起的变量马达转速波动问题; 其次,将蓄能器比例阀的能量损耗作为性能约束项,加入到优化目标函数中,求取最优控制量,从而提高液压蓄能式风力机组风能利用率; 最后,利用建立的MATLAB-AMESim联合仿真实验平台验证DGPOC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 DGPOC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变量马达摆角和蓄能器比例阀开度两个变量的解耦,提升变量马达转速控制的快速性及鲁棒性,而且能够降低系统的能量损耗.  相似文献   
5.
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系统分析理论,论述了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的发展与研究进展,提出了系统信号检测与传感器、磁流变液体及其器件设计、控制策略与控制器等关键部件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的相关基础问题,分析了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系统信息分类与控制、系统集成与试验等系统应用研究的相关技术问题.并结合课题组研究进展,提出了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物理层构成.  相似文献   
6.
以AD250铰接式自卸车橡胶弹簧悬架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在不同载荷和车速下对其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所建模型是准确的;分析表明,前悬架橡胶弹簧刚度的非线性特性能满足前悬架在不同载荷下具有等支承频率,从而保持稳定的行使平顺性要求;而后悬架系统在轻载荷下较之重载荷时具有较高的支承频率。分析的结果为橡胶弹簧悬架系统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车辆主动悬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动悬架系统能使汽车乘坐舒适性和操作安全性同时得到改善,是当前汽车业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也是主动隔振研究中的一个典型对象.介绍和比较了当前国外两种不向类型的液压主动悬架系统,介绍和评价了天棚阻尼器控制、最优控制、H∞控制、预见控制、模糊控制,等主动悬架系统上常用和有发展前途的控制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利用MATLAB的汽车主动悬架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主动悬架车辆1/4动力学模型,采用LQG最优调节器理论确定了主动悬架的最优控制方法,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主动悬架汽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并用某一车型数据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和仿真.仿真输出量可作为评价主动悬架的控制方法和与平顺性有关的车辆结构参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麦弗逊悬架刚度对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以某微型汽车为工程实例,建立了包含车架、转向系、前后悬架和差速器5大总成的某麦弗逊前悬架汽车稳态转向特性整车动力学分析模型,研究了螺旋弹簧刚度和横向稳定杆直径等悬架刚度参数对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前螺旋弹簧刚度和横向稳定杆直径能明显提高该车的稳态转向特性,但稳态转向特性得分值增量却逐渐下降。因此,合理选择前悬架刚度参数是提高麦弗逊前悬架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汽车悬架振动分析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评价悬架振性能的分析方法,根据汽车振动特点建立八自由度振动模型,以隆格-库塔法为算法基础,运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求解,计算出振动模型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激励时的振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值以及车轮相对动载与加速度有效值等评价指标。并对SANTANA2000车型进行了初步振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