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2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60篇
教育与普及   5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133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测试改性酚醛材料和醋酸纤维材料的重复吸水性数据,并通过改造原有的浸润吸水装置,实测改性酚醛材料和醋酸纤维材料在单面接触水源状态下的重复浸润的吸水特性曲线.根据前人的相关研究模型,计算两种材料实际的毛细吸水系数曲线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初次进行浸润后,吸水性能降低比例均在25%左右;改性酚醛材料快速吸水阶段会维持1 min左右,而醋酸纤维材料快速吸水阶段会维持10 s左右;两种材料实际应用于被动蒸发降温技术时仍需增强重复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2.
新的基团法估算沸点下蒸发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估算沸点下蒸发焓的含基团重量分率的基团法和估算式,拟合团贡献值,对385种有机物的计算平均偏差约为1.5%。所提出的新方法明显优于3种对应状态和用蒸发熵的基团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蒸发和吸湿法测量多种织物的透湿速率,并且仔细研究用蒸发法时,织物润湿程度在透湿过程中的变化,发现织物在透湿过程中的润湿和放湿,以及织物的表面性状是影响其放湿速率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下寒武统大林子组溶解蒸发岩系旋回层序及渗流构造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祥化  葛铭  蔡国印  旷红伟  刘燕学 《科学通报》2002,47(14):1113-1117
《科学通报》第44卷第16期发表了《华北中新元古代及早古生代地震灾变事件及与Rodinia的关系》[1]一文(以下简称《华北》),涉及辽宁大连下寒武统大林子组的成因问题.我们曾先后于1984~1986,1993~1995和2001年对该组地层进行过详细的旋回层序、微层序和岩石学及微组构成因研究,对大林子组中段溶解蒸发岩系进行了几至几十厘米的超微层单元逐层观测取样,进行室内显微岩石组构和化学组分分析.本文按层序、岩石组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5.
采用DTA和STA测定了TiPd系合金的相变温度 .结果表明 ,可以通过改变TiPd合金的成分和采用合金化的方法来调整TiPd系合金的相变温度 .合金化元素Fe ,W ,Cr等替代Ti50 Pd50 合金中的部分Pd均降低合金的相变温度 ,但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对比 Amberlite XAD-4与两种新型吸附树脂 NK和新 H对对甲苯胺的静态吸附行为 ,根据吸附等温线研究并讨论吸附热力学性质 .两种新型吸附树脂对对甲苯胺的吸附能力明显强于 Amberlite XAD-4 ,微孔作用机制及表面部分极性起决定作用 .吸附焓变 ΔH<0表明吸附为放热过程 ,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 .对吸附焓变和自由能变的讨论同时表明树脂对对甲苯胺的吸附为多层物理吸附过程 .吸附熵变 ΔS表明吸附树脂表面的不均匀性和吸附质分子在树脂表面的分布及其局域运动与吸附有密切关系 .  相似文献   
7.
分析热管的特性与发展前景,探讨热管在余热回收和采暖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按照弹性理论,将平均压力作为体系的流体静力学压力,进而得出熔H和自由能G的新定义。通过对功的计算证明这是合理的.从而扩大了H和G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花岗岩残积土蒸发脱湿过程中的水分运移规律,对深圳花岗岩残积土进行了一系列核磁共振测试和微观试验,分析了花岗岩残积土双孔结构的成因,对比了不同饱和度下残积土的水分分布规律,提出了残积土双孔结构的水分运移机理. 结果表明:氧化铁等胶结物与高岭土片层形成了花岗岩残积土的微孔结构;微孔结构与不易受扰动的大孔结构组成残积土的双孔结构;微孔结构和大孔结构在高饱和度下相互连通,在低饱和度下水力连接中断;双孔结构间水分同步蒸发,大孔结构向微孔结构的补给随着蒸发进行而减少. 本研究可为研究复杂土体结构水分蒸发过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神经网络建模计算稀土卤化物的熔化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研究了稀土氟化物、氯化物、溴化物和碘化物的熔化焓与离子键参数之间的关系,由25组文献数据建立了预报稀土卤化物熔化焓的统一模型,并预报了其他45个稀土卤化物的熔化焓。ANN模型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数据吻合,没有实验数据报道的预报结果也显示出良好的规律性,说明人工神经网络建模预报化合物的熔化焓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