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5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运用背景知识,认知模式,认知语境知识和知识草案等理论去分析理解购物行为模式,通过分析行为模式的特殊性以及对词语标记性的运手,揭示了一个特殊购物者———TheSam-pler———充满孤独无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2.
刑事诉讼法二次修正草案亲属拒证权的规定,既是对西方法律的借鉴成果,也是对中华法文化精华的继承,标志着我国证据制度正在接近国际公约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王世达 《世界知识》2013,(24):40-41
2013年11月21~24日,阿富汗召开“大国民会议”审议美阿《双边安全协议》草案。会议最终批准协议草案,并建议政府在年内与美国签署协议。然而,阿富汗政府却并未按照大国民会议的要求尽快与美国签约。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听政会、讨论会、法律草案的公共评论等形式的公众参与,成为中国立法和公共决策过程中的一道风景。公众参与正成为公共生活"民主化"的一个符号,但是到底公众是真正地去参与了,还是可怜地"被参与"了,我国立法中公众参与的缺陷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弥补这些缺陷,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公众参与"我们可以大致解读为:不借助任何中介力量,由公众直接参与政治活动,直接发表意见或推举代表代言,  相似文献   
5.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经历了从“手护手原则”发展到《德国民法典》关于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真正确立。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是以其特定的价值和物权公示、公信原则为基础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日渐频繁的交易的安全。而在我国,《物权法(三审草案)》中就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作出了初步的规定,但笔者认为该规定有瑕疵,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6.
●奥巴马政府拟议中的控制新建电厂温室气体排放的规章———美国政府有史以来第一次制定此规章———足以使得传统发电模式的燃煤电厂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7.
8.
要闻·事件     
《世界博览》2010,(2):6-8
近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新法律将允许村民罢免不称职村官。根据中国人大网上公布的草案,新法规定,本村1/5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者1/3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可以提出罢免理由要求罢免村委员会成员。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3月8日上午和出席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浙江代表团的代表们一起审议朱镕基总理的报告和“十五”计划纲要草案。胡锦涛首先向各位女代表致以节日的祝贺。  相似文献   
10.
周民 《山西科技》2001,(2):12-14
文章概要说明了《山西省“十五”科技发展计划》(草案)的编制过程及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