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9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香薷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采用GCMSDC联用方法鉴定和测定了采自湖南洞口县的石香薷挥发油的成分.其主要成分为百里香酚(3873%)、香荆芥酚(2152%)、乙酸百里酚(921%)、乙酸香荆酚(714%)等.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利用荆芥资源,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荆芥醇提物对4种葡萄果实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当醇提物质量浓度为5 mg/mL时,对白腐病菌(Coniothyrium diplodiella)、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e)、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和炭黑曲霉病菌(Aspergillus carbonarius)的抑制率分别为94.57%、70.23%、71.15%和26.06%,对多菌灵高抗炭疽病菌菌株FJND-9、FJND-40和GZSD-89的抑制率分别为64.10%、68.73%和72.94%,对多菌灵高抗灰霉病菌菌株HBLF-10、GXZY-4和GXZY-7的抑制率分别为57.47%、66.83%和64.90%.本研究为葡萄病害非化学农药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藏荆芥挥发油对小鼠耐缺氧与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藏荆芥(Nepeta angustifolia)挥发油对小鼠的耐缺氧、抗疲劳作用。实验采用常压耐缺氧法测定小鼠存活时间;采用断头缺氧法测定小鼠张口喘气停止时间;采用游泳实验测定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及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实验结果发现,藏荆芥挥发油能显著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和断头后张口喘气时间,明显延长力竭游泳时间,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并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藏荆芥挥发油具有良好的耐缺氧、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4.
五种药材挥发油含量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河北安国所购木香等五种药材的挥发油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文献中报道的其他地区的同种或不同品种的同类药材进行了比较,以辨质量优劣,为今后购药择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对采自甘肃官滩沟的康藏荆芥经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SFE-CO2)及水蒸汽蒸馏(SD)得到的两种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分别分析鉴定了28种,21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是桉树醇(14.27%)和十八烷(10.41%).  相似文献   
6.
多裂叶荆芥盾状腺毛的形态结构和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多裂叶荆芥(Schizonepeta mulifida(L.)Briq.)叶上盾状腺毛的研究表明:盾状腺毛是由腺毛原始细胞经过二次平周分裂和分泌细胞的原始细胞经过4次垂周分裂形成。其结构模式为1个基细胞,1个扁平的柄细胞和由12(13)个分泌细胞构成的头部,其头部分泌细胞明显呈两环排列。  相似文献   
7.
测定荆芥药材不同药用部位中铅(Pb)、镉(Cd)、镍(Ni)3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比较分析荆芥不同部位的污染状况.对荆芥样品进行湿法消解,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样品中Pb、Cd、Ni含量,以质量分数2%磷酸二氢铵-1.67%硝酸镁作为基体改进剂测定Pb、Cd;以质量分数0.2%硝酸钯-2%磷酸二氢铵作为基体改进剂测定Ni.Pb、Cd、Ni的测定波长分别为283.3、228.8和232.0 nm,灯电流分别为10、6和25 mA;狭缝分别为0.7、0.7和0.2 L.Pb、Cd、Ni元素线性关系分别为Y=0.002 8X+0.002 7(r=0.998 9)、Y=0.034 8X+0.005 4(r=0.998 3)和Y=0.002 9X+0.004 3(r=0.998 4),回收率为98.2%~102.9%;荆芥梗中Pb、Cd和Ni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分别为0.55~0.95、0.05~0.11和0.1~1.22 mg/kg;荆芥穗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分别为0.58~1.73、0.03~0.14和0.18~1.42 mg/kg.重金属元素Pb、Cd、Ni检测方法可靠,随着采收时间延长,重金属元素易由荆芥梗向荆芥穗中富集,为荆芥重金属限度质量标准制定以及临床用药部位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荆芥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性、定量分析荆芥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通过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对二维色谱/质谱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从而实现对荆芥挥发油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鉴定了51个荆芥挥发油成分,占挥发油成分总含量的86.71%. 结论荆芥挥发油主要组分为D-薄荷酮 (22.22%), 4-甲氧基-3-甲基-1,2-苯二胺(14.38%), 薄荷酮(4.44%), 2-辛醛(4.03%),(2R-反)-5-甲基-2-(1-甲基乙烯基)环己酮(3.28%), 2-异亚丙基-5-甲基环己酮(1.76%), 4,11,11-三甲基-8-亚甲基二环[7.2.0]- 4-壬烯(1.32%), 1-辛烯-3-醇(1.28%).  相似文献   
9.
1.牛支气管肺炎.患牛早晚咳嗽明显,流清涕,呼吸困难,体温升高至40℃. 防治:加强防寒保暖,精心饲养管理.药用青霉素300~600万单位,链霉素150~200万单位,安基比林20~30毫升肌注;紫苏、荆芥、前胡、防风、桔梗、黄柏、麻黄、生姜各30克,党参、黄芪各40克,甘草20克,水煎取汁内服,连用2~3剂.  相似文献   
10.
荆芥有效成分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芥为唇形科植物,含芳香油,具特殊的芳香气味.对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荆芥挥发油进行了讨论,并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实验装置进行多次改装,优化仪器设备,最终采用连续提取法,提取物的产出量增大,挥发油提取率达0.938 6%,实验结果证明此方法切实可行;同时用分步沉淀法分离纯化提取液中的多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