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将苏曼殊放置在中西文化大碰撞的大背景下,从心理与文化思想等层面解析苏曼殊的社会人格。苏曼殊佛禅的价值取向是双重的,既是为了逃避苦难的人生,又是追求一种禅境;在他身上,有士大夫英雄梦的精神传承,也有士大夫理想的现代变异;苏曼殊的社会人格是分裂的,他无法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是社会的游离分子,任何既定的称谓都不能准确地界定他。  相似文献   
2.
王阳 《世界博览》2013,(24):50-53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观赏台,硬朗的施瓦辛格一个侧身指向兵马俑群,展露出自信与豪迈的笑容。这是67岁的阿诺·施瓦辛格首次参观秦始皇兵马俑,也是施瓦辛格第五次来到中国最特别的一天。施瓦辛格棱角鲜明的脸上,浓眉、大眼、辫粱挺拔。笑起来爽朗、刚毅,似乎是上帝派到人间塑造英雄的宠儿。他这次来到陕西为的就是以华山为名。同中国艺术文化界的大师、学者,讨论中西方文化的英雄精神。  相似文献   
3.
英雄精神是各时代作者创作的情感意蕴要素。索尔.贝娄的早期作品《雨王汉德森》通过汉德森的非洲寻找精神家园之旅,突出地展现了贝娄的英雄情结。贝娄始终关注人的异化——即人被周围的环境所左右、迷失自我身份的问题。汉德森由贪图享乐的"猪"向充满勇气的"狮"的转变,寄托了贝娄对英雄精神回归的期望,他期待每个人都转变为有意识的斗士,由利己变为利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