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葛一鹏 《科技信息》2012,(7):429-429
文章叙述了二外日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如何根据学生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如何在短时间内达到学习二外日语目的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介绍了初级阶段教学的重要性和利用英日、中日对比教学的方法,以及在二外日语教学中导入生活与语言背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促进文学在不同时空重获并延续生命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生态视角构建生命体“延续与叛逆”的分析框架,从文本生命和叙事生命两大方面探讨《北京折叠》英日转译的文本生命境况。分析发现,经由中介英译本转译后,在日本转生的《北京折叠》显示出鲜活的文本生命力。其中,经由中介英译本的中国元素及文化符号等异质性要素的延续和回归是文本生命延续、复活和重生的关键性因素。而叙事主体的转换、直接引语的叙事变更等叙事层面的叛逆,体现了中介译者的叙事重构及其在转译本的延续,贴合海外读者的阅读生态。中国科幻经由英日转译后,在日本的转生、再生、共生,为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传播提供了独特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1894—1937年间,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在世界棉业市场上的力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本的棉业实力逐年加强,在四十余年的时间里,迅速赶超英国。本文试从两国棉业生产的成本入手,分析指出日本棉产品的低价格是其实力大"长"的根本原因,而英国则"消"在了其沉重的经济发展包袱上。  相似文献   
4.
陈韶利 《科技信息》2011,(17):219-220
高校英日双语专业的日语教学与常规高校日语专业相比,教学时间显著减少,学生的课业安排等更为繁重,而最终的培养目标却是一致的,即:要求学生的日语能达到实际工作运用水准并通过日语能力考试2级或1级。具备较强英语、日语综合运用能力及良好的英日双语翻译能力。为解决此矛盾,本文将以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理论为指导,探讨全面提升英日双语专业日语精读课授课效果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英日语言对比下的日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对比分析,探索语言间的相对应关系。针对当今在二外教学中遇到的母语干扰及第一外语影响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适当采取语言对比方法,将语言对比研究与外语教学结合起来,通过中日语在汉字和句子结构上的对比,英日语在时态、语态和助词等方面的对比,从而使学生的第二外语学习更加容易,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6.
提高英日复语专业的日语教学质量,使学生具备英语方面专业水平的同时也能达到日语专业能力水平是英日复语专业建设中的首要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从教学目标,课堂模式等进行了探讨,以望实现培养复合型英日复语人才这一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