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用TiO_2/SO_4~(2-)固体超强酸催化苯氧乙酸与烯丙醇的酯化反应,研究分析了反应因素对酯化反应产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下,产物收率可达86.0%.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辐射法合成对、间羧基苯氧乙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超声波辐射法合成了羧基苯氧乙酸,并通过IR、^1HNMR、^13C NMR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正交实验,探索出了超声波辐射法合成羧基苯氧乙酸类化合物的最佳合成条件,这种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以及产率较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一个新的对苯二氧乙酸镍配合物[Ni(C6H15O3N)2]·(p-BDOA)(C6H15O3N=三乙醇胺、p-BDOA2-=对苯二氧乙酸二价阴离子),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的表征.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 21/n,晶胞参数为a=1.1120(2)nm,b=1.0429(2)nm,c=1.1366(2)nm,β=95.03(3)°.V=1.3130(4)nm3,Z=2,最终R=0.0631,ωR=0.1872.配阳离子中镍原子与2个三乙醇胺分子中的4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配位,且形成了八面体配位构型,阴离子为游离的对苯二氧乙酸根,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构筑了超分子网络.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钕、钇、镝、镥等稀土 (RE)·苯氧乙酸 (HPOA)·邻菲罗啉 (Phen)三元配合物。用化学分析法研究了它们的组成以及它们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和摩尔电导等物理性质。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一差热分析和 X射线粉末衍射等方法研究新合成三元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确定了配合物中 RE3 与 POA-、Phen之间的成键特性。配合物通式为 RE(POA) 3· Phen,配合物中 RE3 为 8配位。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类(20个)新的含氟、含硝基的苯并咪唑基苯氧乙酸酯,肼和吲哚醌腙,比较了它们对植物病毒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酯类化合物对烟草花叶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百分率在50-60%之间,对应的肼和腙类化合物活性很底。  相似文献   
6.
在水溶剂中,使用微波合成苯氧乙酸,反应仅需2-4分钟,收率达84.2%。  相似文献   
7.
蒋才武  陈超球  陈灵 《广西科学》1999,6(3):193-196
研究了乙酸锌与苯氧乙酸,甘氨酸在微波辐射及这曙条件下的固-固相配位化学反应,通过固相反应一步合成了苯氧乙酸锌和甘氨酸锌。经电导率,IR,UV及元素分析表征了产物。  相似文献   
8.
苯氧乙酸铜的微波固相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研究了乙酸铜与苯氧乙酸的固相配位化学反应,发现微波辐射条件下的固相配位化学反应比传统加热条件下的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加快了4至28倍,采用单变量法找出了反应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为80W,照射时间为15min,乙酸铜与苯氧乙酸物质的量比为1:2的条件下,产率量高。将铜盐、配体和配合物用于柑桔溃疡病菌的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铜完全抑制病菌生长的最低浓度为110mg/  相似文献   
9.
10.
氨基苯氧乙酸度夫碱的合成和激素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合成了9种新的p-氨基苯氧乙酸与芳醛或杂环醛生成的席夫碱,对其产率,物理性质,UV,IR,^HNMR,元素分析和生测结果作了首次报道,发现化合物S1,S2,S4,S7,S8与S9具有显著的植物生长激素活性,其中以杂环醛与含卤素的芳醛所生成的席夫碱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